2月是昆明市鲜切花卉生产的旺季,春节和情人节鲜花消费量较大,虽然今年春节前花卉价格有所回落,但由于前期管理较好,花卉病虫害发生普遍不重。预计2月花卉病虫害轻发生。
一、1月病虫害发生概况
据鲜切花主要生产县不完全统计,1月花卉病虫害发生面积约2.2万亩次,累计防治5.3万亩次,其中虫害发生1.6万亩次,以斑潜蝇、蚜虫、蓟马为主;以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为主的病害发生0.6万亩次。
晋宁县花卉病虫监测点1月下旬调查,石竹锈病发生田块率70%,危害程度1-2级,危害枝率43%;非洲菊斑潜蝇发生田块率80%,1级,危害叶率40%;灰霉病发生田率70%,1-2级,危害叶率46%;白粉虱发生90%,1级,有虫叶率51%。调查的玫瑰大棚处于初蕾期的,基本未见病虫害发生。
蕾期玫瑰大棚,蓟马平均每朵开放花朵有虫1.75头;蓝色粘虫纸平均诱虫量23.5头/张。花期非洲菊大棚,黄色粘虫纸诱虫调查,1月上旬平均141.8头/张,中旬138.3头/张,下旬136头/张,逐期递减,上年同期为逐期递增且高于本期。
二、2月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建议
2月多数切花处于收获期,2月下旬将有大量切花处于清桩修剪期,预测病虫害发生不重。2月下旬害虫会呈上升趋势,较前期偏重发生。
(一)主要害虫
1、蓟马危害上升
花卉蓟马呈上升趋势,预计中等发生。2月气温开始回升,虽然整个冬季蓟马在花卉大棚中都有零星虫量,但由于气温较低,生长繁殖很慢,基本不造成危害。常年2月是蓟马开始上升危害的重要时期,如果2月不做好防治,今年夏季蓟马将很难控制。
防治花卉蓟马,一定要注意清洁田园,利用冬季修剪清除病虫残枝,清除无价值的花朵,减少虫源,以减少全年的防治压力。清桩后用辛硫磷等有机磷药剂棚内喷雾防治1次,2月下旬仍处于收获期的切花大棚,应在花蕾期开始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70%吡虫啉、20%啶虫脒等,施药时加入0.5%有机硅或洗洁精有增效作用。
2、白粉虱
主要危害非洲菊和菊科花卉。2月略有上升,但不是主要危害期。作物苗期可选择黄色粘虫纸30-50张/棚诱杀,虫口密度较大分泌物易诱发煤污病,因此需及时控制。药剂防治可选择辛硫磷、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等。
3、斑潜蝇
非洲菊、满天星和草本盆花受害较重,今年小春作物斑潜蝇危害不重,田间虫口密度不大,加上1月调查非洲菊斑潜蝇呈下降趋势,预计2月会有一定上升,但仍属于偏轻发生时期。2月斑潜蝇防治建议使用黄色粘虫纸诱杀,幼虫危害状呈上升趋势时再施药防治。
(二)主要病害
2月主要病害是灰霉病、霜霉病,棚内温度控制不好,局部将中等偏重发生。棚室增温、控制棚内湿度,增加通风透光是预防该类病害的有效措施。灰霉病和霜霉病的药剂防治,关键是控制施药时间,晴天中午施药,通风。晴天傍晚设施内可以选择使用百菌清或腐霉利烟剂防治霜霉病和灰霉病。
白粉病偏轻发生,石竹锈病危害上升,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始见病株时开始施药,戊唑醇、烯唑醇等三唑类农药有效,苗期施用嘧菌酯可控制锈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