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当前农药使用概况及安全用药建议
发布时间:2013-06-25 22:49
作者:

今年雨季基本正常,目前大春生产进展顺利。6月进入中耕管理阶段,粮食作物病虫害常规防治用药量较稳定,蔬菜、花卉、果树防治病虫害用药量会较前期增加,6-7月也是农药使用高峰期。

一、前期农药使用概况

统计11个县(市、区)调查数据,5月昆明地区农田平均农药防治率(农药防治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下同)为65.8%,较去年同期低5个百分点。5月稻田防治率77.3%,较去年同期增近10个百分点,其中稻田防虫21.99%,防病9.75%,稻田除草49.46%;玉米防治率55.95%,较去年略减,其中玉米地除草29.26%;蔬菜防治率86.25%,与去年持平;花卉防治率94.26%,略高于去年同期。

农药使用量较大的主要是用于大春播种期间土壤处理防治害虫的杀虫剂和除草剂。杀虫剂农药使用种类有机磷类有辛硫磷、毒死蜱、乐果等;菊酯类有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及其混剂;新品种农药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灭蝇胺等。杀菌剂主要以防治水稻叶瘟的三环唑广谱性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预防药剂百菌清、代森锰锌、代森锌;防治斑点病的异菌脲;防治霜疫霉病的霜脲氰及防治病毒病的宁南霉素等。从农药使用种类看,高效低毒农药占比例较大,蔬菜和果树上农药使用种类安全。

二、安全用药建议

由于冬季连续干旱,2月以来部分县区气温偏高,5月进入雨季后单点暴雨较多,雨后骤晴天气情况时有出现等原因,造成今年农药药害事故发生较频繁:蔬菜作物豌豆前作玉米除草剂莠去津残留药害、茄子苗后使用除草剂造成药害、花卉三唑类农药浓度叠加使用造成药害、葡萄乳油制剂药害、蔬菜高浓度杀虫剂药害等等。药害事故除了与干旱、高温和作物生育时期有关外,多数药害事故原因是农药使用不当。

使用农药时要先看农药标签,严格按标签推荐浓度使用、标签有效成分相同的农药不宜混用,同类农药一般不建议混用。后作准备种蔬菜的玉米地禁止使用莠去津,蔬菜出苗后不要使用除草剂。加强病虫害监测,在病害具备流行条件时施药预防,虫害初发生时及时防治,防止病虫害较重后操之过急加大农药用量。高温时段、闷热环境施药要慎重,避免造成药害事故。

6-7月大春生产主要时期,注意农业病虫害综合控制:严格控制大棚温湿度、暴雨后及时排水,使用性诱捕器、粘虫纸等物化措施诱杀害虫,本季使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及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效好。

昆明主汛期(6-8月)单点暴雨和强降雨天气过程将增多,农药随地表径流水流失的可能性加大。因此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应注意天气变化,露地尽量晴天施药,降雨不要施药以免影响防效、造成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在沟渠和河道中清洗喷雾器和药桶,或将清洗后的污水倒入沟渠河道。禁止将农药包装材料丢弃在田间地头。

气温超过30度时不要施药,大棚作物宜清早施药,施药时注意通风透气,防止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