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农药使用监测结果表明,农药使用量的变化趋势与病虫害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冬季是病虫害发生较轻时期,加上前期水涝、冻害等灾害造成一些田地丢荒,当前冬闲田地占一定比例,因此农药使用量也较少。由于小春粮食作物处于生长期,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小春作物蚜虫,杀菌剂主要用于节前蔬菜、花卉防病。
一、2013年农药使用概况
统计全市各县区农药使用情况,2013年全市农药使用总量(商品量)较2012年减少16.66%,其中使用杀虫剂占总使用量的46.75%、杀菌剂占33.12%、除草剂占12.88%。农药总用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2013年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轻于2012年,各地示范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及高效、低毒农药推广也有很大作用。
统计各县区农药使用监测数据,2013年农药使用总量最高的是蔬菜,其次是大小春粮油作物。蔬菜作物播种面积约为粮食面积的40%,农药使用总量大大超过粮食作物;花卉(统计切花)种植面积不足粮食播种面积的5%,但花卉农药使用总量约有粮食作物的40%。用于蔬菜、花卉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占全市农药使用量的较大份额,从杀虫剂看,近年来三大类传统杀虫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其他高效、低毒新品种杀虫剂比例逐渐增加。2013年其他类型杀虫剂占杀虫剂总量的37.12%,较2011年增12个百分点。
2013年度全市农药使用量最高是6月,其次是8月,最低中11月。2-3月昆明气温上升,农药使用量随着上升,6-8月是昆明高温时段,也是昆明的主汛期,各种作物病虫害发生均较频繁。从农药使用曲线可以看出昆明市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总体趋势。
二、当前农药使用情况
统计各监测点数据,2013年12月全市农田施用杀虫剂面积18.35万亩,施用杀菌剂面积17.77万亩,未施用农药的农田面积占总调查面积的59.7%,高于去年同期。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农田,平均每亩农药使用量较上年-32.7%。蔬菜农药使用量较常年多,晋宁农药使用监测点平均每亩蔬菜农药使用商品量545.1克,80%以上是用于土壤处理的杀虫剂。
12月杀虫剂农药使用种类小春粮油作物主要有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毒死蜱、乐果、氧乐果(用于大麦)等有机磷农药,灭蝇胺、吡蚜酮、吡虫啉等新型农药几大类,主要防治对象为蚜虫、斑潜蝇,无不对症用药现象。蔬菜杀虫剂溴氰菊酯(敌杀死)等菊酯类农药,有机磷类有毒死蜱、辛硫磷,其他杀虫剂有甲维盐、灭蝇胺、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主要用于防治斑潜蝇、蚜虫和地下害虫。杀菌剂农药使用种类有三唑酮(粉锈宁)、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霜霉威、烯酰吗啉、霜脲氰、嘧霉胺、异菌脲等,主要防治小春作物锈病、叶斑病,蔬菜花卉油菜霜霉病,花卉灰霉病。监测点农药使用种类安全,未出现违规使用农药现象。
二、病虫害防治及安全用药建议
根据常年农药使用趋势及1-2月病虫发生趋势,预测1月农药使用量会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春节前夕,粮食作物上有些有年前防治的习惯,用于防治蚜虫和病害的农药使用量会多一些,蔬菜、花卉上则主要使用杀菌剂,使用农药时应注意科学、合理。
1、以农业防治为主。当前病虫害发生较轻,冬闲田地较多,注意及时清除田地中病虫残枝和残体,前期受灾的作物无保留价值的清除,深翻土壤。
2、露地喷施农药时,应待作物表面霜、露基本散完,最好在晴天11点左右进行。施药时注意风向,严禁逆风操作。
3、微生物类农药(如BT)低温时期活性较差,近期不宜使用。
4、近期设施内由于防寒防冻,较密闭,施药时注意防护,施药操作时间尽量缩短。
5、冬季气温较低,农药残留降解速度慢,应减少蔬菜农药使用次数,延长收获前的休药期(安全间隔期),未标明安全间隔期的农药,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