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以来,除2月中旬出现1次降温降雨雪天气外,昆明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以蚜虫为主的小春作物病虫害发生突出。随着气温持续上升,预计小春虫害会达到今年以来的危害高峰,各种病害也呈上升趋势。
一、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植保部门统计,截止2月20日,小春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72.43万亩次,比上月同期增90.5%。其中小麦病虫害发生24.32万亩次,较上月增近1倍,较去年同期增68.19%。大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8.75万亩次,蚕豆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22.85万亩次,油菜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8.56万亩次,豌豆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7.95万亩次。
小麦蚜虫发生面积10.39万亩,较去年同期增80.7%,较2012年同期增15.5%;最高蚜量5000头/百株,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但不及2012年同期最高蚜量。受冻害的小麦蚜虫上穗危害现象普遍。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3.45万亩,较上月同期增2.22万亩,是去年同期的2.4倍,平均病叶率9.88%,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发生区域东川、禄劝、寻甸、石林。小麦白粉病发生9.89万亩,较上月增71.3%,较上年同期增18.3%,平均病叶率12.72%,低于去年同期。
虽然小春作物受冻害后铲除了一部分,但病虫害当前发生面积仍高于去年同期,累计发生面积均较上年大幅度增加,除小麦外的小春作物,主要虫害是蚜虫,病害有大麦白粉病、蚕豆赤斑病、锈病、油菜霜霉病、豌豆白粉病等。蚕豆斑潜蝇累计发生面积少于去年同期,可能与蚕豆受灾后面积减少有关;豌豆潜叶蝇危害突出。
监测点测报情况:2月下旬,晋宁监测点小麦蚜虫危害率95%,蚜株率90%;白粉病危害率80%,病叶率34%;油菜蚜虫危害率90%,蚜株率55%;蚕豆斑潜蝇危害率70%,危害叶率54%。东川监测点蚕豆斑潜蝇成虫危害叶率77.78%,幼虫危害叶率51.11%,均为去年同期2倍以上。蚕豆田黄色粘虫纸诱斑潜蝇成虫晋宁点平均2135头/张,是去年同期的2.3倍;东川点平均480头/张,较去年同期下降7.7%。
2月东川鼠情监测数据,1月捕获率2.6%,2月达4%;安宁监测点1月捕获率1.05%。去年9月以来,鼠情监测数据波动较大,2014年2月,达到近3年来的最高值,并超过常规防治指标(3%),田间小春作物可见鼠害危害情况。
二、3月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建议
据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2014年小春病虫普遍重于2013年,特别是小春蚜虫明显较重,几次降温没有从根本上压低蚜虫种群数量,而冻害造成植株软弱似乎更有利于蚜虫危害。小春作物已经进入生殖生长期,受冻害较轻的目前长势基本正常,及时防治好病虫害,是抗灾夺粮的关键措施。
1、虫害达到危害高峰
预计3月蚜虫呈中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态势。3月麦类处于抽穗至成熟期、蚕豆、油菜均处于花荚期,蚜虫将集中在穗部和花荚处危害,危害率和种群数量都将达到高峰。田间蚜虫明显可见的,可以使用农药防治7天1次连防2次,中心虫株重点喷雾。药剂可以选择5%啶虫脒乳油1500倍、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或45%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900-1000倍、或2.5%溴氰菊酯3000倍等,兑水喷雾。
蚕豆斑潜蝇普遍发生,蚕豆进入成熟期后新增幼虫危害会有所减少,但前期斑潜蝇危害较重的叶片陆续枯死会影响蚕豆成熟。目前幼虫危害株率超过20%的田地,选择3.2%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或40%阿维.敌敌畏乳油600-800倍,或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1500倍,或50%灭蝇胺可溶粉剂2000倍防治7天1次,严重的连防2次,采收前15天停止施药。
2、各种病害呈上升趋势
小麦条锈病将由零星发生向点片发生发展,预计至3月下旬东川等前期较重的发生区将进入扩散阶段,特别注意德国吨麦、川麦107等感病品种。小麦锈病、蚕豆锈病呈上升危害趋势,小麦、油菜、豌豆白粉病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态势。低洼的油菜地,注意防止油菜霜霉病、白锈病危害花荚。麦类锈病和白粉病、蚕豆锈病可选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或12.5%腈菌唑乳油1500-2500倍,或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油菜霜霉病和白锈病选择80%乙蒜素乳油5000倍,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10天1次。
3、鼠害中等发生
监测点鼠密度上升,已达到防治指标,接省植保站通知,预计2014年我省鼠害呈中偏重发生趋势,各地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抓紧开展春季农田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