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测依据
1.1气候条件对蔬菜病虫害的影响
大春生产期间(4~9月)处于昆明雨季,常年降雨量占全年80%以上,其中主汛期(6~8月)是昆明平均气温最高的时期,常年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高温、高湿是此时期的主要特点,农田温度湿度非常适宜一些病虫害生长。
据气象部门气候预测,2013年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我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偏多,日照偏多。冬季出现多次雨雪霜冻天气,气温起伏较大,降水(雪)过程明显。3月中上旬全区持续高温无雨,3月下旬出现了全区性小到中雨的天气过程,4月气温和降雨正常,预计有3次降雨过程。冬季低温对病虫害有一定抑制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呈周年发生态势的食叶害虫,在这个冬季基本没有发生。但目前温暖略湿润的田间小气候,则有利于部分病虫害生长繁殖。
1.2作物布局与管理对蔬菜病虫害的影响
2014年昆明蔬菜计划播种面积约123万亩,与去年实际播种面积基本持平。常年大春生产期间(4~9月)蔬菜播种面积约占全年面积的56%左右。大春期间病虫害发生较重的作物主要是白菜类(20%,播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比率,下同)、甘蓝类(12%),绿叶蔬菜类(25%),豆类(12%)、茄果类(7%),病虫害主要危害作物种类也是昆明市主要蔬菜生产种类,蔬菜病虫害主害区,处于蔬菜主产区。病虫害寄主植物丰富,且敏感寄主充足。全市蔬菜大棚面积约8万亩,主要生产种类为绿叶蔬菜类、茄果类和部分瓜类,复种指数较高,病虫害发生频繁。
从大面积发展蔬菜生产以来,老菜区种植蔬菜时间最短也有十年以上,菜地土壤结构适应性较差,很难保证作物健康;菜农种植习惯不易改变,单一品种连作现象普遍存在,豌豆枯萎病、番茄病毒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病害较难控制。
近年来各蔬菜主产区推广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开展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蔓延;通过释放小菜蛾弯尾姬蜂、及甘蓝类蔬菜后期减少施药,田间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大,对小菜蛾等害虫起到了持续控制作用;大力推广喷、滴灌技术,有效调控农田环境,也起到控制病虫害暴发流行的作用;蔬菜主产区中、小型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模式的成长,促进了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更有利于综合控制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1.3病虫基数对蔬菜病虫害的影响
近三年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增长趋势
近年来,由于连年干旱及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水改旱力度很大,其中水田改种蔬菜的面积不断扩大,据农业部门统计,2013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较2011年增加了约60%, 2013年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较2011年增加97.6%。适宜蔬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同样适宜于病虫害,蔬菜病虫害累积的程度明显要高于蔬菜面积扩大的速度(见上图),昆明蔬菜主产区病虫害发生已呈常年偏重态势,蔬菜病虫害防治压力越来越大。
冬季是全年蔬菜病虫害发生较轻的时期,3月后气温上升,常年4月达到昆明地区蔬菜害虫的春季高峰,以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小型害虫为主,鳞翅目食叶害虫开始危害。
3月下旬各监测点调查,各种蔬菜病虫害不同程度发生。呈贡监测点调查西兰花,蚜虫危害率(田块率,下同)80%,危害指数24;小菜蛾危害率30%,指数6,百株虫量10头。霜霉病危害率30%,根肿病危害率50%,指数12。宜良县监测点调查,露地瓢菜斑潜蝇危害率70%,危害叶率25%;甘蓝类蚜虫危害率10%。
晋宁监测点3月31日调查:西兰花蚜虫危害率90%,危害指数24,系统监测点危害株率100%;小菜蛾危害率10%,危害株率1%。豌豆潜蝇危害率100%,危害指数26,系统监测点危害株率100%,危害叶率95%。西葫芦白粉虱危害率50%,危害名叶率15%;番茄白粉虱危害率50%,危害叶率20%。病毒病普遍开始发生,番茄、豌豆、西葫芦上平均危害率10%;连作地番茄、豌豆枯萎病明显发生,平均危害率20%;西葫芦白粉病危害率50%。
3月31日粘虫纸监测,豌豆作物,10天平均每张黄板诱潜蝇成虫2068头,是上旬的10倍,同比增27.4%;每张蓝板诱蓟马120头,是上旬的2.5倍,是上年同期的4.4倍。
性诱剂诱蛾监测,小菜蛾、甜菜夜蛾成虫3月6日始见,斜纹夜蛾成虫3月1日始见,均较去年同期晚,1-3月诱虫量小菜蛾16头,去年仅为2头;甜菜夜蛾45头,约为去年的一半;斜纹夜蛾154头,不足去年同期的1/10。
2 2014年大春期间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3年昆明市蔬菜病虫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4.56万亩次,其中病害77.72万亩次,害虫156.84万亩次。前期监测结果,2014年小春蔬菜病虫害中等发生至中偏重发生,白粉虱较去年同期早,潜蝇类偏重于去年,病毒病发生较突出。根据蔬菜品种布局、栽培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当前病虫基数和气象因子综合分析,预计大春期间蔬菜病虫害总体呈中偏重至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74.39万亩次,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根肿病等,大春蔬菜主要害虫是蚜虫、潜蝇类、蓟马及鳞翅目害虫等。
2.1预计蔬菜潜叶蝇类中偏重发生
昆明蔬菜潜蝇类害虫主要为南美斑潜蝇和豌豆植潜蝇,预计发生面积24.21万亩次,中偏重发生,晋宁豌豆潜蝇重发生。其中南美斑潜蝇主要危害叶菜类,菠菜、生菜、莴苣、西芹、十字花科速生叶菜、茄果类苗期、黄瓜,豌豆植潜蝇主要危害荚豆、十字花科蔬菜。目前是该类害虫的发生高峰期,雨季后略有下降,大棚蔬菜整个生长季均偏重发生。
2.2预计蔬菜蚜虫中偏重发生
十字花科蔬菜、豆类、瓜类、茄果类蚜虫危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8.79万亩次,露地管理不好的局部重发生。雨季后呈下降趋势。
2.3预计蔬菜作物蓟马重发生
随着气温上升,蔬菜作物蓟马种群数量上升很快,目前在多种蔬菜幼苗期已有发生,普遍危害黄瓜、辣椒、番茄、豌豆,近年来在叶菜上危害加重,由于个体小、危害隐蔽而不受重视。预计今年蔬菜蓟马危害面积14.96万亩次,危害程度重发生,且呈周年危害态势,露地、大棚作物均有危害。
2.4预计蔬菜作物白粉虱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白粉虱危害番茄、辣椒、瓜类,2014年发生时期较去年早,预计重于去年,呈中等发生趋势,晋宁黄瓜、番茄上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92万亩次。
2.5预计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中偏轻发生
2011年来小菜蛾未发生过暴发危害情况,从前期监测看,小菜蛾田间种群数量不大,预计中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83万亩次,主害时期4-9月。
2.6预计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中等发生
菜青虫普遍危害白菜、甘蓝、花椰菜、西兰花等,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44万亩次。除最冷月外,周年均有发生。
2.7预计蔬菜夜蛾类害虫中等发生
夜蛾科害虫是蔬菜重要害虫,包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棉铃虫及各种地老虎等,总体中等发生,其中银纹夜蛾中偏重发生,棉铃虫危害从原来的偏轻发生呈上升趋势。夜蛾科害虫危害高峰期6~8月,预计发生面积12.22万亩次。
2.8其他害虫
其他害虫还有地下害虫,预计中等发生;蛞蝓、蜗牛等软体动物,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偏重发生。
2.9预计蔬菜病毒病重发生
由于蓟马发生重,近年来由蓟马传播的病毒病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在全市蔬菜主产区呈重发生态势。病毒病发生高峰期4~6月,在传毒昆虫蚜虫、蓟马、粉虱上升危害之后。病毒病危害重的作物主要有番茄、辣椒、莴苣类、豌豆,预计发生面积9.34万亩次。
2.10预计蔬菜白粉病中偏重发生
白粉病主要危害西葫芦、黄瓜、豆类、茄果类蔬菜,大春整个生长季均有危害,预计发生面积13.34万亩次,中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
2.11预计霜霉病中等偏重发生
进入雨季后田间湿度大,莴苣类、菠菜、瓢菜、西兰花等叶菜及黄瓜霜霉病普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1.75万亩次,中偏重发生,如果今年连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则局部菜区霜霉病重发生,一直持续到整个生产季节结束。
2.12预计豌豆枯萎病重发生
近年来,鲜食豌豆面积扩大,种植时期延长,大春期间全市鲜食豌豆面积达5万亩,普遍存在连作现象,豌豆病连年加重。预计2014年豌豆病重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次。
2.13预计十字花科根肿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十字花科根肿病在各菜区均发生普遍,并呈周年 危害态势,预计根肿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81万亩次,连作地块、土壤酸性、粘重板结的菜地发病重。
2.11其他病害
其他主要病害还有辣椒炭疽病、辣椒番茄疫病、葱蒜类锈病及各种蔬菜叶部斑点病,细菌性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腐病。露地蔬菜雨季病害发生均较普遍,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