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2014年大春粮食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预测
发布时间:2014-04-22 12:08
作者:

1预测依据

1.1大春期间气候特点适宜粮食作物多种病虫害发生

昆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昆明雨季受孟加拉湾湿气团控制,90%的降水集中在5-10月,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还伴随有洪涝、低温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昆明大春生产正处于雨水充沛热量充足的雨季,适宜作物生长的温度和高湿度条件,也适合大多数病虫危害,大春生产期间昆明常发害虫有水稻螟虫、稻飞虱、粘虫,其间的温湿度条件,也适宜稻瘟病、稻曲病、玉米大斑病、锈病的发生,雨季马铃薯晚疫病易流行。昆明市常年平均雨季开始日期在523日,去年雨季5月上旬至下旬陆续开始。雨季开始时间和雨量的多少,对病虫害发生时期和危害程度影响很大。

1.2主栽品种对大春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推广抗病品种是减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2014年我市水稻主栽品种主要有楚粳系列(楚粳27282931)、云粳系列(云粳2629)、滇杂系列(滇杂313286)、合系系列(合系394142)等,其中楚粳和云粳系列对稻瘟病有一定抗性,最近几年大面积水稻稻瘟病发生不重,局部种植合系39、楚粳29和沾粳系列及其他小品种感病系列的稻瘟病会突出一些。

我市种植的玉米品种较多、较杂,以会单4号、路单系列、云瑞系列、曲辰系列为主,宣黄单、靖单、豫玉、耕源、罗单等近20个系列品种有种植。会单4号高抗大斑病,路单系列、云瑞系列和宣黄单系列对叶斑病有抗性,海禾系列、北玉2号对玉米灰斑病具有抗、耐病特性。鲜食玉米面积增大,品种较杂,对病虫害的抗性还有待调查。

大春马铃薯最常用的品种是合作88、会-2、大西洋,中甸红、威芋3号、宣薯2号、滇薯6号等品种也占一定比例,其中合作88由于连续大面积种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有所减退,紫花大西洋品种表现为对晚疫病高度感病,滇薯6号较抗晚疫病。大面积推广脱毒马铃薯,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

1.3栽培方式对大春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由于蔬菜经济效益较好,加上连年干旱库塘蓄水不足,各地水改旱改种蔬菜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2014年水改旱计划面积20万亩,水稻计划栽插面积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也会有所变化。水稻种子处理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对恶苗病的发生具有较好控制效果,应用壮秧剂Ⅱ进行种子处理,也可增强秧苗抗病能力,控制恶苗病发生;秧田和大田化学除草是水稻主产区的常规措施,近年来水稻田杂草危害得到较好控制。

全市计划实施53万亩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示范区内推行抗病品种、培育壮苗(秧)、合理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及时规范地防治病虫害,也对大面积病虫害综合控制起到带动作用。

种植玉米包衣种和推广玉米种子包衣技术,包衣率达90%以上,对减轻丝黑穗病、苗期病害,对地下害虫具有一定防治作用;鲜食玉米面积增大,水改旱种植玉米的,不再局限于一年一收,有的田地一年三收,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正在改变。

全市推广以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为重点的抗旱节水节肥综合高产配套技术130万亩,可减轻玉米地、马铃薯地杂草的发生,对该区域马铃薯晚疫病有一定控制作用;

推广晚秋间套种180万亩,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注意品种选择的多样性组配,兼顾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栽培条件和病虫害敏感程度,有利于综合控制病虫害发生。

1.4病虫基数

1.4.1 2012年大春粮食作物病虫鼠害发生实况

2013年我市降水量分布严重不均,除10月降雨量偏多外,其他月份均较常年平均略少至偏少,2013年大春作物病害总体中等发生,虫害总体中偏重发生,鼠害中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其中水稻稻瘟病中偏轻发生,玉米大斑病、锈病中等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寻甸、禄劝局部偏重发生;水稻螟虫寻甸、东川局部偏重发生;稻飞虱前期在东川区局部偏重,其他地区中等至中偏轻发生;玉米螟虫(玉米螟、大螟)局部偏重发生,棉铃虫危害上升;二代粘虫危害水稻、玉米中等发生;地下害虫总体中偏重发生。

昆明市大春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1.4.2病虫鼠害基数

寻甸县冬前调查(1120日),玉米秸杆内玉米螟虫平均百杆活幼虫数76头,死亡率9%;冬后调查(33日),百杆活幼虫数42头,死亡率19.2%,羽化率18.75%

东川区监测点性诱剂监测,每种虫三个诱捕器,31831日,三化螟诱蛾量58头,二化螟诱蛾量66头,水稻开始移栽,水稻三化螟初见期和田间发生情况接近去年同期。329-31日,诱玉米螟13头,田间甜玉米有危害状。

1-3月田间监测,监测点农田鼠密度分别为2.6%4%2%,其中2月鼠密度超过防治指标。

2. 2014年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今年的气候条件、我市主要作物品种布局、历年病虫发生规律、农田生态条件、主要推广农业措施、田间病虫监测情况,昆明市植保植检站与各县(市)区植保站会商、预测分析:2014年昆明市大春粮食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总发生面积约335万亩次左右。

2.1水稻病虫害

预计2014年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约44.53万亩次,总体中等发生。

2.1.1预计水稻恶苗病中等偏轻发生

由于种子处理技术成熟推广,恶苗病近年均为轻发生,主要发生在未进行种子处理或种子处理技术不规范、药剂使用不当的田块,全市今年预计发生2.46万亩。主要发生时期为4-5月,水稻苗期。

2.1.2预计稻瘟病中等发生

预计稻瘟病中等发生,种植感病品种的宜良、东川等县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预计为7.91万亩。发生时期为6月中旬-9月,水稻拔节期至穗期。

2.1.3预计稻曲病偏轻发生

预计稻曲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3万亩。发生时期8-9月,水稻抽穗期至灌浆期。

2.1.4预计水稻白叶枯病偏轻发生

水稻白叶枯病偏轻发生。嵩明、禄劝局部地区为中等偏轻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42万亩左右。发生时期7-9月,水稻分蘖、拔节至孕穗期,高温高湿的局部地区发生较重。

2.1.5预计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我市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混合发生,预计中等发生,其中东川、寻甸三化螟偏重发生,二化螟偏轻发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预计约8.36万亩。发生时期5-6月水稻分蘖期、7-8月孕穗末至齐穗期。

2.1.6预计稻飞虱中等发生

预计稻飞虱中等发生,其中晋宁、东川发生较早,石林、宜良、东川等县局部地区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14万亩左右。发生时期6-8月,水稻分蘖-抽穗期。

2.1.7预计水稻粘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预计水稻粘虫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全市发生面积约5.49万亩。主要为二代粘虫危害,发生时期6-7月,水稻分蘖、拔节期。

2.1.8预计稻纵卷叶螟中等偏轻发生

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在我市呈上升趋势,预计寻甸、石林中等偏轻发生。

2.1.9预计稻蝗中等偏轻发生

预计稻蝗中等偏轻发生,近年来稻蝗发生逐年减轻,预计发生面积约2.75万亩。发生时期5月下-9月,水稻分蘖至穗期。

2.2玉米病虫害

预计玉米病虫草害发生125.44万亩次,总体上病害中等发生,虫害中等偏重发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如下。

2.2.1预计玉米丝黑穗病轻发生

预计玉米丝黑穗病为轻发生,玉米连作时间长的地块及冷凉山区有发生,发生面积为0.5万亩左右。

2.2.2预计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全市预计发生面积为22.585万亩,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宜良等局部地区为偏重发生,发生时期6月中旬-9月,玉米苗期至成熟期。

2.2.3预计玉米锈病中等发生

预计玉米锈病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27.41万亩。发生时期6月中旬-9月,玉米苗期至成熟期。

2.2.4预计玉米灰斑病中等偏轻发生

预计玉米灰斑病中等偏轻发生,禄劝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825万亩左右,发生时期为6-9月,玉米拔节至成熟期。

2.2.5预计玉米螟虫中等发生

预计玉米螟虫为中等发生,宜良、石林等县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玉米螟虫近年危害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大螟和玉米螟混合危害,预计发生24.61万亩左右。主害时期5月下旬-9月,玉米苗期至穗期。

2.2.6预计玉米粘虫中等偏重发生

玉米粘虫取食寄主较多,东川、宜良等县局部地区预计为中等偏重发生,在玉米作物上发生15.67万亩。发生时期6-7月,特殊情况下后期发生重。

2.2.7预计玉米地下害虫中等偏重发生

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预计为中等偏重发生,石林、东川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8.34万亩。发生时期为5-6月,玉米苗期。

2.3马铃薯病虫害

预计马铃薯病虫害发生23.675万亩次,中等发生。

2.3.1马铃薯晚疫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预计马铃薯晚疫病中等发生,寻甸、禄劝局部偏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约8万亩,发生时期为雨季开始后。

2.3.2预计马铃薯早疫病中等偏轻发生

预计马铃薯早疫病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35万亩左右。

2.3.3预计马铃薯其他病害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预计马铃薯粉痂病、根结线虫病等在局部地区呈上升危害趋势,发生面积约1.5万亩。

2.3.4预计马铃薯地下害虫中等偏重发生

预计马铃薯地下害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7.77万亩。

2.3.5预计马铃薯斑潜蝇中等发生

预计马铃薯斑潜蝇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为5.07万亩左右,主要在苗期发生造成危害。

2.4农田草害

雨季后农田水分充足,杂草危害加重,特别是旱地杂草危害突出。预计农田主要作物草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1.67万亩次。由于稻田除草剂应用控制效果明显,预计稻田草害中等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预计玉米地草害中等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雨季开始后陆续发生。

2.5农田鼠害

我市农田害鼠主要是卡斯小鼠、褐家鼠和黄胸鼠,鼠害危害已连续5年以上处于中等及以下危害水平,从去年开始农田鼠密度在上升趋势,预计2014年农田鼠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1.6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