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大春生产期间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建议
发布时间:2014-04-22 12:15
作者:

大春生产期间是昆明市高温期、主汛期,也是昆明市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大面积作物生产处于旺季,病虫害多发,常年平均农药使用量占全年的58%。根据今年的气候条件、我市主要作物品种布局、历年病虫发生规律、农田生态条件、主要推广农业措施、田间病虫监测情况,昆明市植保植检站与各县(市)区植保站会商、预测分析:2014年昆明市大春粮食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总发生面积约331万亩次左右。根据蔬菜品种布局、栽培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当前病虫基数和气象因子综合分析,预计大春期间蔬菜病虫害总体呈中偏重至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74.39万亩次,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根肿病等,大春蔬菜主要害虫是蚜虫、潜蝇类、蓟马及鳞翅目害虫等。根据花卉生产布局、栽培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当前病虫基数和气候情况综合分析,结合防治因素,预计2014年大春期间切花病虫害总体呈中偏重至重发生趋势,发生面积24.15万亩次。因此尤其要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使用问题。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因地制宜地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综合控制病虫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充分利用农业防治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

抓好春耕备耕,清洁田园,清除冬春季土壤中害虫的残体,做好土地备耕,为春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夏季热量充足,蔬菜生产中速生菜比例较大,应尽量选择抗病虫品种,收获的菜地及时清园,建议人工除草。对于前作病害较重的菜地,选择不同种类轮作。

加强设施管理,调节好棚内温湿度,及时清理病残枝叶,清除棚内和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传播,特别是在增加复种指数时,更应注意各茬间的清洁工作。

二、因地制宜利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害虫密度

3月后气温上升,常年4月达到昆明地区蔬菜害虫的春季高峰,以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小型害虫为主,鳞翅目食叶害虫开始危害;叶螨(红蜘蛛)(56月,910月)为发生高峰。大棚内选择粘虫纸防治斑潜蝇、白粉虱、蓟马等害虫效果较好,选择商品粘虫纸可省工省时,选择自制粘虫黄板可降低成本。

昆明地区小菜蛾主害时期一般为49月,可设置性诱剂诱杀害虫。

昆明地区夜蛾科害虫危害高峰期68月,根据蔬菜生产情况可适时选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性诱剂或安装杀虫灯进行防治。

4月也是七星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敌的羽化高峰,注意识别和保护天敌,使用农药时避开天敌集中的地方。有条件的菜区,释放弯尾姬蜂防治小菜蛾。

三、合理利用药剂,经济、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当病虫害达到经济阈值,必须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质农药。应当尽量避免选择每亩次使用量大的农药,在蔬菜上杜绝使用高毒化学农药。

①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产品标签规定的剂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施用农药,不得随意改变。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准则》,按安全间隔期施药,没有标明安全间隔期的农药不要使用,严格按每季作物最多使用的次数来使用农药。蔬菜收获前一周内禁止施药。生育期短的蔬菜和连续采收的蔬菜最后一次施药选择安全间隔期少于3天的农药(如多杀霉素等)来施用;建议蔬菜、水果等作物最后一次施药选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②购买农药和施药前应看清农药标签,在标签说明书指导下施药。农药标签不明或不全的农药或标有农药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或标有中试品的农药(最近检查中有部份这样的农药出现),农药有效成分看不清或看不懂的农药,非法添加隐性农药成分的农药,不要购买使用。

③施药时间选择晴天上午1000前和下午500后,棚内温度高时应揭膜放风降温后再施药,以免中毒,或造成药害。

④风速3级以上露地不施药。

⑤注意不同种类农药的交替使用,防止抗性产生。

⑥水源区附近禁止使用对鱼类和水生生物高毒的农药如菊酯类、阿维菌素类。

⑦后作轮作蔬菜和豌豆的玉米地,尤其是干旱严重的地区,不要使用阿特拉津(莠去津)和其他长残效的除草剂除草,以避免后作药害。

加强农药的市场监管和使用指导。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蔬菜主产区禁止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害虫。

滇池及水源区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