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局部地区粘虫成虫密度大,幼虫开始危害
发布时间:2014-06-18 11:16
作者:

粘虫是全国性农业害虫,在昆明主要危害玉米和水稻。2012年二代粘虫在昆明局部地区玉米上偏重发生,2013年普遍中等发生。

据粘虫测报点监测数据,东川区糖醋盆诱粘虫成虫始见期6月9日,较去年同期晚9天,高峰期是6月10日,较去年早8天,至6月16日止共诱成虫607头,是去年同期的7倍多,雌雄比1:1.96。寻甸监测点小草把5月20日至6月12日共诱卵块数32块,与去年同期相同,平均卵粒数21.93粒/块,较去年同期减少42.1%,始见期5月26日,较去年早2天,高峰期6月11日,较去年同期早3天。倘甸区水稻上已见粘虫幼虫危害。从各地监测情况看,2014年粘虫发生情况仍然存在地区间差异,低洼潮湿地带、植株茂密的田地有利繁殖,多肥、灌溉好的田地有利于大发生,食料缺乏时幼虫常成群向附近田块迁移,在玉米地上发现粘虫幼虫时常为4-6龄,此时粘虫具有暴食性,如果不及时防治,严重时2-3天内会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损失。

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我市二代粘虫主害时期,玉米地百株虫量30头时,马上进行药剂防治。可选择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80-25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兑水喷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新型杀虫剂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