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7月播种的蔬菜面积较6月减少,其中白菜、甘蓝和绿叶蔬菜为主约占67%,豆类蔬菜占8%,茄果类5%,瓜类4%,葱蒜类3%。初秋病虫害主要发生在这几种作物上。据气象资料,6月-8月为昆明的主汛期,前期多云阵雨天气居多,并不同程度出现大雨和暴雨过程,大环境湿度很大,大棚内温湿度不易控制,初秋蔬菜病害会加重。
一、当前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7月昆明蔬菜病虫害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据植保部门统计,7月蔬菜主产区病虫害发生面积23.38万亩次,较上月增13.11%。其中病害发生面积7.58万亩,虫害发生15.8万亩。主要病害种类有霜霉病、根肿病、白粉病、灰霉病及各种叶斑病,其中叶菜类霜霉病、黄瓜霜霉病危害重,十字花科根肿病普遍发生,甘蓝类蔬菜黑腐病危害加重,十字花科黑斑病开始发生;虫害有银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棉蛉虫等,甜菜夜蛾危害重于去年,发生区域扩大,危害作物种类增加;由于田间温度大,蜗牛普遍中等至中偏重发生,草害中偏重至重发生。
晋宁县监测点7月31日调查,青花小菜蛾危害田块率100%,夜蛾类危害50%,菜青虫危害40%,蚜虫60%;青花黑腐病危害田块100%,黑斑病40%。豌豆潜叶蝇危害田块60%,危害株率45%,危害叶率18%;夜蛾类危害田块30%;豌豆病毒病危害田块90%,危害株率12%;豌豆白粉病危害田块100%,危害叶率85%;豌豆褐斑病危害田块70%,危害叶率36%。
呈贡县7月下旬调查,西兰花上菜青虫危害率100%,百株虫量300头;银纹夜蛾危害率100%,百株虫量200头;小菜蛾危害率80%,百株70头。西兰花根肿病危害率60%,黑腐病危害率60%,霜霉病危害率30%,黑斑病危害率10%。
石林县调查,大白菜霜霉病病株率100%,黑斑病10%,调查10株有蜗牛16头,鼠妇2头。草害重发生。
晋宁性诱剂监测点监测:7月上、中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田间诱蛾量仍然较高,但有减少趋势:小菜蛾较上月同期-17.4%,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甜菜夜蛾较上月同期-25.8%,较去年同期-14.9%;斜纹夜蛾较上月+45.6%,较去年同期-27.8%。
晋宁县粘虫纸监测点7月下旬,平均每张黄色粘虫纸诱潜蝇59头,与中旬持平;每张蓝色粘虫纸诱蓟马106.8头,较中旬下降。
二、初秋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气象情况、作物布局及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7月蔬菜病虫害总体中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
虫害中等发生。由于立秋后气温下降,湿度大,露地大部分害虫呈下降趋势,大棚内白粉虱危害略上升。主要害虫有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银纹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豆类潜蝇、瓜类蚜虫、茄果类白粉虱危害较普遍。近年来银纹夜蛾和菜青虫在蔬菜上的危害不断上升,虽然防治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它们的高龄幼虫食量大,防治不及时对叶菜类作物造成的损失也较大。初秋银纹夜蛾、菜青虫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中偏重发生,斜纹夜蛾中等发生,小菜蛾、蚜虫、白粉虱中偏轻发生。蜗牛中偏重发生,地沟中有水的菜地局部重发生。
病害中偏重发生,部分病害重发生。昆明初秋接近饱和的田间湿度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大棚黄瓜霜霉病、叶菜类霜霉病呈持续上升趋势,预计重发生;预计黄瓜白粉病、番茄白粉病中等发生,较前期轻;预计各种蔬菜灰霉病呈上升趋势,中等至偏重发生;病毒病下降,中偏轻发生;豌豆枯萎病局部重发生,豌豆褐斑病中偏重发生;露地十字花科叶斑病中等发生,十字花科黑腐病中偏重发生。
三、初秋蔬菜病虫害防治建议
1、农业防治:初秋病虫害的发生受环境的影响很大,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暴雨后涝害等造成秋季病害重的气候因素,是可以通过农业措施调节作物田间小气候加以改善的,因此秋季雨后开沟排湿等农业措施非常重要。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畅通的田地,建议休耕养地,已经出现盐分障碍的菜地,则宜借助降雨洗盐。泡水还有利于消灭土壤中残存的害虫和部分病菌。蔬菜生长期间不宜使用除草剂,可结合中耕培土人工薅除,同时可以降低田间湿度,减少中间寄主。
2、物化防治:初秋多数农业害虫高峰期已过,加上降雨影响诱杀效果,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于9月后将杀虫灯、性诱捕器等设施回收保存待来年再用。初秋蚜虫、斑潜蝇常年会有一个小高峰,大棚作物苗期可以使用粘虫纸进行防治。
3、生物防治:8-9月,青花、花椰菜、大白菜等生长中后期不施药的作物田地,是天敌繁殖的理想场所,近年来白僵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蚜茧蜂、绒茧蜂、姬蜂、小蜂等寄生蜂,草蛉、食蚜蝇、瓢虫、螳螂、蜘蛛等捕食性天敌田间数量增大。控制农药使用量,延长农药安全间隔期,可以保护天敌,恢复农田生态环境。
4、叶斑病防治:初秋由雨水传播的十字花科黑斑病、豌豆褐斑病等叶斑病普遍发生,与管理关系也很大。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脱肥,及时清除病残叶,减少菌原。选择抗逆性较好的品种。在病叶率达到10%时,选择杀菌剂进行防治: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农抗120)300-600毫升/亩、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35-50克/亩、或43%戊唑醇悬浮剂(立克秀)15-18毫升/亩、或68.75%�f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易保)45-75克/亩,每亩兑水45公斤喷雾,7-10天1次,连防2次。此外,老品种药剂异菌脲(扑海因)、乙烯菌核利(农利灵)仍然有效。
5、蜗牛防治:蜗牛、蛞蝓在阴雨、多湿天气,作物近地面叶片,或近水沟、埂草茂盛的大棚和露地危害都较重,近年来对十字花科蔬菜危害突出,夏末秋初是发生高峰。要注意种植前清除田间及附近杂草,耕翻晒地。常发田地,在移栽后菜地沟、埂撒生石灰形成阻隔带有一定效果。发现有危害时及时施药,是防治蜗牛的常用方法:选择6%四聚乙醛颗粒剂(密达、梅塔)500-600克/亩、或6%四聚乙醛.甲萘威(除蜗净)颗粒剂600-750克/亩,于晴天黄昏均匀撒施在植株周围土表,若撒不匀可掺细砂土,不可随意增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