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昆明市常年大春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时期。7月中旬全市以多云有小到中雨天气为主,旬内气温正常略偏低,降雨量总体偏多,日照时数偏短。目前大春作物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水稻进入灌浆期,玉米进入抽雄期,气象情况较适宜病害发生,预计8月全市以多云阵雨天气为主,午后易出现雷暴天气,有大雨至暴雨降雨过程,田间易出现高温高湿状态,对部分病害发生有利。
一、当前大春病虫害发生情况
1、水稻螟虫
截止7月30日,全市水稻螟虫发生面积6.57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8.6%,其中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增加,三化螟减少。我市大部分地区二化螟和三化螟混合发生,东川、寻甸、石林等县区以三化螟为主。水稻螟虫总体中等发生,东川小江流域偏重发生。
7月水稻螟虫监测点,寻甸性诱剂监测点,二化螟全月诱蛾量121头,较去年同期增12%,诱蛾高峰为7-8日;三化螟全月诱蛾量554头,较去年同期的2倍多,诱虫高峰在10-11日,诱虫量集中出现在1-17日。东川区性诱剂监测点,7月诱三化螟224头,二化螟131头,高峰期均不明显,东川7月下旬第三代三化螟蛾卵8月上旬孵化。东川小江流域调查同一田块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混合发生现象。
2、稻飞虱
截止7月30日,全市水稻稻飞虱发生7.785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1.5%,防治面积22.02万亩次。6月上旬,稻飞虱在昆明各县区普遍开始发生,其中东川区、倘甸为局部偏重至重发生,大部分地区中偏轻至中等发生,总体发生情况为三年来较重。
3、水稻稻瘟病
截止7月30日,全市水稻叶瘟发生3.12万亩,较去年增加3.87%,累计防治8.755万亩次,总体中偏轻发生。穗颈瘟发生0.266万亩,防治3.033万亩次,田间调查目前穗瘟普遍轻发生。
4、水稻其它病虫害
水稻稻曲病总体中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水稻叶鞘腐败病(酒糟壳)中等发生,石林、东川局部水浸田中偏重发生;东川小江流域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
5、玉米螟虫
玉米螟发生6.971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52.06%,防治12.281万亩次。7月石林、东川玉米螟虫性诱剂监测点诱蛾量均为0。富民局部地区田间危害较突出,由于前期干旱影响出苗,玉米螟危害时期较常年长,7月中旬田间可见玉米螟卵、1-3龄幼虫、成虫。
6、玉米蚜虫
今年玉米蚜虫普遍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904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92.18%,防治6.57万亩次。
7、玉米病害
玉米病害总体中偏轻发生。玉米锈病发生8.584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7.85%,防治10.711万亩次,局部中等发生;大、小斑病发生3.35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65.07%,防治面积7.79万亩次;玉米灰斑病发生0.95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18.1%,防治1.2万亩次,富民、禄劝局部中等发生,个别偏重发生地块危害叶率达72.7%,指数32.7。
8、粘虫
危害大春作物的粘虫主要是二代粘虫。截止7月30日,全市发生水稻粘虫3.91万亩、玉米粘虫9.55万亩,粘虫发生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41.18%,水稻粘虫主要发生在禄劝、石林、东川、寻甸、宜良,玉米粘虫主要发生在石林、晋宁、东川、寻甸、禄劝。
9、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6.7901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29.97%,防治12.0101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去年晚,但由于降雨增大近期发展较快,据“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对寻甸县六哨乡“马铃薯晚疫病小型自动气象站”上传疫情分析,从4月10日到8月17日,该站点马铃薯晚疫病已发生12代41次,其中达到重度以上发生的有17次,7月15日-7月26日连续4次极重发生,最近一次极重发生病程是8月12日-17日。今年六哨乡部分马铃薯晚疫病重发生,与系统分析基本一致。目前气候仍然适合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各县市区要加强对田间病情发展的监测,尤其要重视中、晚熟品种特别是感病品种晚疫病的防治,减少产量损失。
10、农田鼠害
7月全市监测点平均捕获率为1.19%,均为成体,雌雄比4:3,1雌处于孕期。目前鼠密度未达到防治指标。
11、农田草害
今年大春生产期间,雨水较充足集中,农田草害重发生,防治过的仍然中等发生。
二、大春生产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目前大春生产形势较好,大面积水稻、玉米病虫害总体较常年轻,各地要加强管理,随时监测适时防治,使病虫害损失保持较低水平。预计大春生产后期雨水充足,多云阵雨天较多,若遇连续阴雨寡照天气,穗瘟、马铃薯晚疫病及玉米病害会加重,特别是生育期偏迟的田地,遭遇病虫危害的机会更大。若气候正常,穗瘟、稻曲病将中等偏轻发生,玉米叶部病害中等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中偏重至重发生。穗瘟常发和目前穗瘟已经发生的田块,掌握防治关键时期孕穗和齐穗期施三环唑或异稻瘟净防治,防治稻瘟病药剂可兼防鞘腐;稻曲病常发地区,可用井岗霉素在孕穗中期施第一次药,7天后(孕穗末期,破口时)再施一次药。玉米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区,营养生长期注意追肥,中耕提土,提高抗性,避免早衰引起病害损失加重,选用多菌灵+丙环唑可兼防大小斑病、锈病和灰斑病。处于生长期的马铃薯抢晴施药防晚疫病,选择嘧菌酯(阿米西达)、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烯肟菌酯、氟吡菌酰胺.霜霉威(银法利)等,7-10天1次连防3次,防止薯块感病。
水稻三化螟7月下旬为发蛾高峰,8月初迟栽田处于孕穗末期的,选择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或杀虫双防治一次。二代玉米螟幼虫8月在适宜地区会进入盛孵期,据农业部门调查二代玉米螟在昆明坝区有危害,近年来大螟为害雌穗比例增大,玉米螟虫呈混合发生态势,局部中偏重发生,二代玉米螟在玉米抽丝60%时,用溴氰菊酯(敌杀死)、辛硫磷等颗粒剂撒在雌穗着生节及上2下1叶的叶腋和穗顶花丝上,或用以上药剂乳油制剂兑水喷涂。玉米蚜虫中等发生,挑治中心蚜株,普遍发生时全田喷雾,乐果、吡虫啉有效。
近几年来农田鼠害轻发生,目前仍然未达防治指标,大春粮食作物均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要注意田间鼠情观察,及时防治。为保证作物生长后期营养供应,草害严重的应注意人工薅除,确实需要施用除草剂的,注意定向喷雾,避免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