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发挥区域优势,继花卉产业之后,陆续引进发展了多种特色作物规模化种植,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有鲜切花、绿化苗木、三七、食用玫瑰、雪莲果,超过千亩的有加工型玫瑰、蓝莓、玛咖、人参果、洋蓟、山药、臭参、丹参等。鲜切花卉产业日趋成熟,病虫害危害程度稳定略呈下降趋势,其他新兴特色产业,由于引进时间短、或缺乏规范化栽培技术,病虫危害逐步显现。根据作物布局、栽培条件、病虫发生规律、当前病虫基数和气候情况综合分析,结合防治因素,对特色作物2015年冬春季病虫害总体发生情况作如下预测。
一、发生趋势预测
(一)鲜切花卉
预计10月至3月期间,鲜切花病虫害发生面积19.5万亩次,其中虫害总体中偏轻发生,病害中等发生。
切花虫害以小型害虫为主。预计冬春季蓟马中等发生,主要发生时期在2月后,发生面积4.26万亩次。蚜虫轻发生,2月后危害以草本花卉为主的露地切花,预计发生面积1.76万亩次。冬春季白粉为害大棚非洲菊等菊科花卉,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77万亩次。2月情人节后,红蜘蛛有一个危害高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次。鳞翅目害虫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
切花病害呈周年发生态势,冬春季灰霉病较突出,春季白粉病危害上升。预计玫瑰、非洲菊白粉病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57万亩次。玫瑰、情人草等花卉霜霉病中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46万亩次。玫瑰、非洲菊、勿忘我及多种切花灰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预计发生面积3.64万亩次。
秋冬季,湿度较大的大棚内非洲菊上蜗牛和蛞蝓中等发生;非洲菊前期感染立枯病、枯萎病的,冬春季水分、营养不调匀症状会加重。
(二)绿化苗木
预计2015年冬春季绿化苗木病虫害总体中偏轻发生,主害时期在3月以后,虫害主要以蚜虫、蓟马、叶蝉等小型害虫为主,由于冬季干旱,春季白粉病普遍发生,霜冻天气等非生物因子造成的生理性死苗可能会较突出。
(三)食用玫瑰及加工型玫瑰
食用玫瑰及加工型玫瑰以露地栽培为主,病虫害冬季很少,主要是修剪后的伤口易感染枝枯病,开春后3月新枝发芽,主要害虫为蚜虫,病害为白粉病,中偏重发生。
(四)其他作物
冬春季,土壤温度较低,如果水分控制不好,多种作物会由于根系发育不良造成根腐,主要表现在三七、玛咖、山葵等多年生作物上,地下害虫的危害也会比较突出,除常见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外,一般营腐生生活的线虫、跳虫、蝇蛆等在受伤坏死组织内繁殖,会加快植株腐烂死亡。目前玛咖霜霉病偏重发生,预计会持续到12月。3月气温上升后,蚜虫在各种作物上会开始危害。由于缺乏栽培管理经验造成的生理性病害有偏重发生趋势。
二、预测依据
1、栽培及防治
多数切花采取设施、连作等栽培方式,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由于花卉作物多为长周期栽培,为病虫害的增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普遍认为花卉不涉及食品安全,花卉病虫害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病虫害发生程度受农药防治水平影响最大,防治水平高的病虫害发生轻。花价不好时疏于防治的大棚,常是田间病虫害的重要来源。花卉产区甚至成为某些病虫害特别是害虫的虫源地,病虫随花卉生产面积扩大而扩散。
新引进和扩大种植的食用玫瑰、三七、玛咖及其他特色作物,目前缺少成熟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规程,作物对引入地环境的适应性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种植新手缺乏经验,盲目跟进,是目前突发病虫危害的主要原因。
2、病虫基数
2014年,切花病虫害中等发生,目前田间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虫害有白粉虱。10月下旬晋宁县切花主产区田间调查,非洲菊灰霉病危害(田块)率50%,白粉病危害率50%,斑潜蝇危害田块率70%,白粉虱危害田块率30%,根腐病危害率20%,均低于上月同期。玫瑰白粉病危害率20%。玫瑰灰霉病危害率30%,石竹锈病危害率60%,与上月持平。
2014年三七疫病中等发生;人参果霜霉病中偏重发生,病毒病中偏重发生;山葵病害中偏重发生;玛咖霜霉病中偏重发生;食用玫瑰白粉病重发生;各种生理性病害中偏重发生。
前期病虫基数虽然较高,但冬季气温低,不形成虫害暴发条件,也不具备多数病害流行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