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2015年3月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发布时间:2015-03-16 11:21
作者:

春季是我市气候上的旱季,有“十年九旱”之说,20152月以来降水稀少,升温较快,尤其春节后气温偏高,3月上旬风速较大,气象部门预计3-4月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今年我市小春作物长势较好,10-11月的降雨利于小春作物尤其小麦的萌发,长势较好。当前小麦普遍处于抽穗至扬花期,蚕豆处于花期至结荚期,早播蚕豆和东川区蚕豆已采收,油菜处于荚果期,正是麦类病虫害流行发生阶段,病虫害上升较快,也是进行药剂防治的主要时期。同时,3月也是大春生产备耕时期,在做好小春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要加强对水稻育秧工作的准备和前期管理。

一、加强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控

1、小春蚜虫

近期的高温干旱天气极利于蚜虫的发生,当前小春蚜虫正处于上升阶段,尤其小麦蚜虫上升较快。据全市各监测点3月上旬调查,小麦蚜虫累计发生14.37万亩次,发生面积与较去年同期增加12.8%,较2月下旬上升了68%,平均百株虫量达678.35头,则较去年同期偏高,最高达4000/百株,全市累计防治19.634万亩次。蚕豆蚜虫累计发生8.7万亩次,与去年同期相近,较2月下旬增加了39.9%,平均百枝蚜量达385.57头,也较去年偏高,最高达2800头。油菜蚜虫发生3.02万亩次,较去年同期稍偏少,较2月下旬增加了31.3%,平均百株虫量达472.29头,与去年同期相近。3月中旬随着气温的升高,同时随着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小麦蚜虫的虫口密度将继续上升,因此,3月也是进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主要时期,而随着蚕豆的收获和油菜的成熟,蚕豆蚜虫和油菜蚜虫的发生将减缓。防治用药可选用10%以上含量的吡虫啉、腚虫脒、吡蚜酮等低毒、高效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由于近期中午温度较高,且风大,施药应于上午11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进行,避免药液飘移造成作物药害或施药人员中毒。鼓励专业化组织进行统防统治,减少用药量并提高防治效果。

2、小麦条锈病

2月下旬以来我市气温上升较快,也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期,3月上旬,为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期,小麦条锈病累计发生7.69万亩,较2月下旬上升近8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0.8%,平均病叶率15.83%,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最高田块病叶率达82%。去年冬季我市雨水较去年偏多,是近6年来降水最多年份,小麦出苗较好,且长势也是近6年来最好年份,利于小麦条锈病发生,为近6年来发生最重年份。今年石麦001在局部地区条锈病发生稍偏重。当前仍是药剂防治条锈病的主要时期,结合田间病情,及时选择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控制条锈病危害,防止条锈上穗危害。

3、小麦白粉病

去年10-11月我市降雨稍多,利于小春作物尤其小麦的萌发,小麦苗期长势较好,群体偏大,小麦白粉病于12月中旬开始发生。至3月上旬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达7.4万亩,发生面积较去年偏少,当前平均病叶率达10.5%,较去年偏低19%,最高病叶率达56%。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可结合小麦条锈病防治同时进行,预防白粉病上穗危害。

4、蚕豆斑潜蝇

今年我市蚕豆斑潜蝇于10月下旬蚕豆一出苗即开始危害,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田间虫量上升较快,于12月中旬达到发生小高峰,发生趋势和往年相同,1月受雨雪天气影响,虫量降低,2月下旬以来发生上升,但发生程度较往年同期偏轻。至3月上旬,全市蚕豆作物累计发生斑潜蝇6.98万亩,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22.2%,平均危害指数3.74,当前田间成虫量、幼虫危害株率和危害指数均较去年同期偏低。截止2015310日止,累计防治了8.14万亩次。当前大部分地区蚕豆已进入成熟期,根据田间虫情决定防治措施,开始采摘的田块,建议可不再进行防治。

5、蚕豆赤斑病

今年由于前期田间湿度较大,蚕豆赤斑病于11月上旬即开始发生,同往年,但田间扩展不快,至310日止,全市共发生蚕豆赤斑病4.2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近,平均病叶率为11.76%,最高田块达62%。稍高于去年同期。累计防治了7.56万亩。

6、蚕豆锈病

蚕豆锈病于1月中旬开始发生,2月以来上升较快,至310日止,全市共发生蚕豆锈病2.79万亩,与去年同期相近,平均病叶率为10.87%,最高田块达30.5%,稍高于去年同期。累计防治了4.97万亩。成熟期偏晚的田块视田间虫情进行防治。

7、加强鼠情监测

晋宁县夕阳乡局部暴发的鼠害通过连续防治,田间鼠密度明显下降,2月份夕阳村平均鼠密度为2.47%,田房村平均鼠密度为4.14%3月上旬两村平均鼠密度分别为0.49%2.33%。东川、安宁鼠情监测点调查,2月平均鼠密度为1.7%,两点均低于防治指标,雌雄比73

近年来农田鼠害呈大面积发生向点片式发生转变的趋势,并且山区、半山区危害重于坝区。各县区农业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鼠情监测,一旦发现鼠情上升,及时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鼠情。3月小春作物进入收获期,田间食源充足,也是进行春季灭鼠的主要时期,各县区要加强灭鼠知识和安全宣传,加强注意用药安全,选用第二代抗凝血剂,有条件的县区可组织进行统一灭鼠,安全有效。

二、做好大春水稻育秧管理工作

3月我市各县区陆续进入水稻撒秧、育秧阶段,各县区植保技术人员在做好小春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的同时,也要指导农户做好水稻播前种子处理和秧苗期病害管理工作。

1、播前种子处理防治恶苗病

于水稻播种前用咪鲜胺类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对于控制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效果。旱育秧可选用施保克或菌威2000倍液浸种,薄膜秧可选用施保克或菌威3000倍液进行浸种72小时。

2、化学除草

旱育秧田,可选用33%施田补150-200毫升/亩、12%农思它250-300毫升/亩、60%丁草胺200-250毫升/亩进行播前土壤处理,防除秧田杂草;水秧田和薄膜秧田于播后喷施扫弗特100-150毫升/亩,防除秧田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