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2015年粮食作物病虫发生实况及2016年1月发生趋势
发布时间:2016-01-26 15:33
作者:

一、2015年粮食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大春作物:

2015年全市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7.35%,虫害中等发生,病害中偏轻发生,防治面积126.49万亩次,挽回损失5810.41吨。水稻播种面积减少,以及感病品种面积减少是水稻病害较轻的重要原因。其中稻瘟病发生程度1-2级,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8.2%,主要发生区域寻甸、石林、宜良、禄劝、东川;稻飞虱发生程度1-3级,发生面积比去年增加7.5%,主要发生区域东川、石林、宜良、禄劝、富民、寻甸,东川、寻甸局部田块偏重发生;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混合发生,发生程度1-2级,二化螟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22%,三化螟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20.4%,主要发生区域寻甸、东川、石林;粘虫发生程度1-2级 ,发生面积比去年减少27.7%,主要发生区域东川、石林、宜良、禄劝、富民、寻甸。

昆明市玉米播种面积逐年上升,新品种种植面积扩大;传统播种期发生改变,各个季节均有播种,为玉米病虫害提供了不间断的寄主;各地区、农户对玉米病虫害防治差异很大;这些因素都是造成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2015年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发生程度与去年基本持平,粘虫、地下害虫发生程度低于去年。全年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比去年增加15.6%,病害主要以叶部病害锈病、大小斑病、灰斑病为主。 虫害主要以玉米螟、粘虫、蚜虫、地下害虫为主。

2015年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发生程度中等发生。主要病害早疫病、晚疫病。晚疫病发生面积比去年增加10.8%,老种植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主要虫害蚜虫、地下害虫。

(二)小春作物

2015年小麦病虫害发生程度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较上年减少4.66%。其中小麦锈病比去年增加20%;白粉病比去年减少20.9%;小春蚜虫较上年减少2.2%,油菜、蚕豆偏重,小麦轻。

蚕豆病害与上年基本持平,蚕豆斑潜蝇中偏轻发生。

(三)农田草、鼠害

2015年农田草害中等发生;农田鼠害轻发生。

(四)田间系统监测

寻甸县仁德镇中坝村水稻秧田一代三化螟系统调查,蛾量高峰在57日,平均每亩707头。


2015年安宁农田鼠密度系统监测,12月份达到最高峰3.16%,达到防治指标,其它月份均未达到防治指标。

二、20161月小春粮食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2016年我市小春作物长势较好,12月中旬出现降雪天气,利于小春作物尤其小麦的生长,对害虫的发生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当前小麦普遍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初期,蚕豆处于初花期,油菜处于花蕾期,当前小春作物病虫害偏轻发生。

1、蚕豆斑潜蝇

蚕豆斑潜蝇于蚕豆出苗即开始危害,主要发生于粮菜混种区。11月中旬田间虫量有上升趋势,12月出现雨雪天气,对虫口密度有抑制作用,发生程度较去年偏轻,据东川监测点调查,秋季高峰期成虫量为278/板,为去年同时期虫量的83%12月中旬出现降雪,虫量降低较快,1223日,成虫量仅为118/板,为去年同期的59%,田间幼虫危害株率和危害指数也较前期降低。截止20151229日,全市累计发生斑潜蝇12800亩,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72%,平均危害指数3。预计1月斑潜蝇虫量将有所回升,各县区要加强虫情监测,同时做好技术的宣传、防治指导工作,指导农户对虫量上升较快田块进行防治,减少斑潜蝇对蚕豆产量的影响,可选用50%灭蝇胺(斑潜蝇杀星)2500-5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等药剂。

2、蚕豆赤斑病

今年由于田间湿度较大,蚕豆赤斑病于11月上旬即开始发生,同往年,轻发生,至1230日止,全市共发生蚕豆赤斑病5400亩,较去年同期偏少72.3%,平均病叶率为2.3%,平均病指1.1,均低于去年同期。12月中旬的雨雪天气增加了田间湿度,近期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蚕豆赤斑病的发生扩展,预计1月份赤斑病呈上升趋势,及时做好赤斑病的防治工作,可喷施10%扑海因1000倍液,间隔7-10天,施用2-3次,同时配合大生等代森锰锌制剂进行保护,防止其扩展危害。

3、小麦条锈病

今年小麦条锈病的田间发生始期同常年,12月中旬寻甸开始出现中心病株,1228日寻甸仁德镇调查,叶锈、条锈混合发生,共3个中心病团。平均病叶率2.41%;病情指数0.48。发生面积0.2万亩,发生程度1级。12月全市小麦条锈病零星发生,1229日,全市共累计发生0.252万亩亩,平均病叶率达0.9%,平均病情指数为0.23,较去年同期偏低。随着气温的回升,气候条件利于条锈病扩散,药剂防治条锈病请结合田间病情,及时选择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14天,防治2-3次,控制条锈病危害。

4、小麦白粉病

今年小麦白粉病的田间发生始期同常年, 1228日寻甸仁德镇调查,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0.1万亩,发生程度1级,未防。1215东川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2.28万亩,病叶率23%。12月29日,全市共累计发生2.43万亩,平均病叶率达0.9%,平均病情指数为0.23,略高于去年同期。田间湿度大,利于条锈病扩散,药剂防治白粉病病请结合田间病情,及时选择三唑酮、12.5%腈菌唑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14天,防治2-3次,控制白粉病危害。

5、蚜虫

小春蚜虫一般危害小麦、蚕豆、油菜,据东川12月上旬调查,小麦发生面积1.2万亩,平均百株蚜虫86.3头。至1229日止,全市共发生蚕豆蚜虫1.04万亩,油菜蚜虫0.9万亩、小麦蚜虫1.27万亩,其中小麦蚜虫东川区由于播种期早、气温偏高,较其他县区发生偏重。各县区植保部门做好定期监测,及时做好蚜虫防治,小麦田间虫株率超过25%的,可以使用药剂防治1次,蚕豆和油菜田如果只有中心虫株上危害重,可进行挑治。防治用药可选用10%以上的吡虫啉、腚虫脒、吡蚜酮等低毒、高效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6、加强鼠情监测

安宁鼠情监测点调查,12月平均鼠密度为3.16%,雌雄比54

进年来我市鼠害均为偏轻发生,容易造成麻痹思想,2014年在晋宁县夕阳乡出现鼠害严重发生情况,通过有效防治,从今年监测情况来看,鼠密度控制在3%左右,但全市各县区农业部门不要放松警惕,加强鼠情监测,一旦发现鼠情上升,及时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鼠情。春节将近,各县区要加强灭鼠知识和安全宣传,特别注意用药安全宣传,选用第二代抗凝血剂,有条件的县区可组织进行统一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