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2016年6月大春粮食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发布时间:2016-06-08 09:43
作者:

昆明市5月平均气温与历年平均气温持平至略偏高,上中旬高温少雨天气为主,进入下旬,降水明显增多,降雨充足。6月进入我市主汛期,局地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气温偏高。各县区植保部门应加强对大春粮食作物病虫鼠害的监测、预警,及时指导防治,尤其对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抓住最佳防治时期,积极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确保今年大春丰产丰收。

一、近期稻飞虱增长较快,各县区注意加强监测

6月初,稻飞虱在昆明各县区开始发生,以白背飞虱为主,东川区发生相对较重,总体表现为发生期提前。截止66日,全市稻飞虱发生面积达4.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4.4%,加权平均虫量达180/百丛,最重发生田块达3150头,目前已完成防治3.21万亩。田间虫态以低龄若虫为主,若虫占总虫数的95%,其中高龄若虫占1.5%,低龄若虫占93.5%,成虫占总虫数的5%

6月进入主汛期,降雨后田间阴湿有利于繁殖危害,预计6月中旬-6月下旬稻飞虱上升较快,普遍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目前药剂防治稻飞虱时期较好,各发生县要及时组织、宣传,开展专业化统防和群众统防相结合的防治工作,对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8001000/百丛)的田块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醚菊酯、吡蚜酮等高效低毒药剂进行防治,成虫数量偏高的田块可与80%敌敌畏混合使用。在以上药剂中加入有机硅助剂可大大提高药液的粘着和延展,提高防效。

二、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63日,全市共发生三化螟0.2万亩,约为去年同期的9倍,平均危害株率达0.6%,高于去年同期。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0.2万亩,与去年同期持平。东川区灯下监测,第二代三化螟于513日开灯,蛾子的始见期是515日,比去年提前11天,截止61日已诱蛾144头,是去年同期的1.3倍,雌雄比为1.91

杀虫灯、黑光灯诱杀螟虫效果明显,二化螟、三化螟性诱剂诱杀效果好。出现卷心苗的稻田,6月内抓紧施药防治,可用3.6%杀虫双大粒剂1000/亩撒施,或50%杀虫单可溶粉剂100-120/亩拌毒土撒施,保持浅水层4-5天;或用25%杀虫双水剂100-200ml/亩、Bt乳剂2000倍液等喷雾,三化螟和稻飞虱混合发生区可选用40%氯虫・噻虫嗪(福戈)6-8/亩喷雾,对两种虫均有防效。

预计6月水稻螟虫中等发生,东川三化螟局部偏重发生。

三、玉米地下害虫偏重发生

由于前期高温少雨,玉米地下害虫普遍偏重发生,局部早栽玉米地下害虫重发生。

66日,全市共发生玉米地下害虫2.04万亩,比去年同期略高,平均危害株率0.85%,平均百株(塘)虫量3头。

近年来以金针虫、网目拟地甲为主的地下害虫危害玉米呈上升趋势,使用包衣种或在播种时塘施辛硫磷、毒死蜱或丁硫克百威颗粒剂效果更好,出苗后发生的,也可喷雾防治补救,但效果不理想,可选择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或氟氯氰菊酯(百树得)乳油制剂兑水,于黄昏喷雾幼苗及根周土壤,对地老虎、蝼蛄效果较好。

四、危害玉米食叶类害虫中等发生

处于苗期的大面积玉米普遍会受到大螟、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等食叶害虫危害。截止66日全市玉米螟已发生0.2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平均百株虫量0.02头,与去年同期持平。6-7月是昆明市高温时段,这些害虫仍将继续危害,在玉米喇叭口撒施辛硫磷颗粒剂可以兼防多种害虫,且持效期较长;叶面喷雾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杀死)等菊酯类农药对蝽类有防效。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T)每亩100-200加细沙土灌心安全有效。

五、加强对粘虫的监测

粘虫在水稻、玉米作物上中等发生,常年6月上旬为发蛾高峰,6月中旬-7月中旬为主害时期。

2016年寻甸水稻监测点小草把诱虫产卵,525日始见,与去年同期相同,至65日止,累计诱卵块3块,低于去年同期,平均卵粒数21粒,总卵粒数62粒,约为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东川66日田间调查,苗期玉米粘虫开始发生,田间百株虫口密度为20-30头,虫龄多以1-2龄为主。

由于前期高温少雨,能保证供水的玉米地、粘虫常发区域的稻田及干水后长草的低洼地或库塘,是粘虫成虫的首选产卵场所。各地要加强田间发生监测,于粘虫低龄幼虫期针对田间虫量指导防治,可选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剂喷雾防治,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溴氰菊酯(敌杀死)、敌敌畏等,应急控制可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

六、水稻叶瘟开始发生,警惕稻瘟病流行危害

截止66日,局部田块出现叶瘟病病斑,危害叶率0.2%。虽然气温偏高不利于病害发生,但是出现时晴时雨的情况,尤其是排灌条件差的冷浸田,要警惕稻瘟病流行危害。6月如遇连阴雨天气,及可能形成稻瘟病流行。各县区要加强对稻瘟病的监测,尤其对感病品种种植区、稻瘟病老病窝进行重点监测,一旦有发生,及时培训指导,对发生稻瘟病的田块进行挑治,对未发生田块进行药剂预防。防治药剂可选用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250倍、或50%异稻瘟净乳油120-160毫升/亩、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75-100毫升/亩、或40%硫磺.三环唑160-200毫升/亩等药剂控制叶瘟。

七、注意杂草防除

5月底至6月初杂草普遍发生,今年降雨较为集中,杂草发生均匀,尤其旱地玉米杂草上旬已普遍发生,呈偏重发生趋势。近年来旱地作物采用的行间覆盖如秸杆覆盖、地膜覆盖(尤其是黑色地膜)对杂草生长有抑制作用。

水稻田茎叶处理防除杂草:水稻移栽后未及时进行杂草化学防除或防除效果不好的田块,可于稗草4-6叶期时,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油悬浮剂进行茎叶处理,用药量60-80ml/亩,对稗草及部分阔叶草有良好的防效。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发生偏重的田块可用560/升灭草松水剂100-200毫升/亩,防效较好。

旱地茎叶处理防除杂草:随着5月下旬的降雨,旱地杂草已开始发生,6月上旬普遍处于2-5叶期,正是药剂防除杂草的主要时期,喷施25%砜嘧磺隆(宝成)水分散粒剂5-6/亩定向喷雾(注意不能用于玉米制种和甜玉米),可有效防除玉米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

八、密切关注农田鼠害

20165月安宁鼠情监测点田间鼠密度2.4%,比上月有所上升。6-7月处于各种作物生长期,预计鼠害偏轻发生,请各地密切关注田间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