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2016年昆明市农作物病虫发生及防治实况
发布时间:2017-02-06 14:44
作者:

2015年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我市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多,12月气温较历年同期持平至略高,2016年1月上中旬大部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但1月下旬出现了强降温降雪(雨)天气过程,是1980年以来1月份低温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强寒潮天气,2月多次出现降温降水天气过程,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呈现“低温阴雨寡照”的气候特征,光热条件较差,但水分条件较好。全市所有县市雨季于5月21日~23日开始,较常年属正常,6-8月上旬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不均匀,降雨集中在后期,8月下旬至9月降水偏多。

2016年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560.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412.3万亩,蔬菜播种161.3万亩左右,园艺花卉种植面积31.1万亩,水果44.2万亩,晚秋74万亩。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2016年以中央、省市党委要求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和昆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建设现代植保,服务现代农业,为保护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农业环境生态安全积极努力。 

病虫害监测预警:应用昆明市粮食、蔬菜、花卉、果树植保网络,进行农作物病、虫、鼠害预警监测工作,对滇池流域农药使用进行监测,及时、准确地发布农业病虫情报,2016年全年开展病虫趋势会商2次,发布市级中长期预测和防治方案2期,中期病虫情报6期,短期病虫简报9期,通过昆明农业信息网、昆明市植保植检站网和邮政进行发布,同时,通过电视台(昆明教育二台《兴农时空》栏目)、短信等形式发布病虫情况和防治建议,全年未出现任何误报、缓报病虫信息现象,为各级部门正确决策、指导我市大面积有害生物防治及时提供准确信息。

科学指导防治: 2016年全市病虫草鼠害共防治了1578.5万亩次,挽回粮食作物损失13.1876万吨,粮食作物损失率为1.38%,低于3%的病虫损失率指标,较好地完成目标任务。其中病害防治了504.61万亩次;虫害防治407.56万亩次;草害防治了302.49万亩次;农田鼠害防治了124.57万亩次;农田螺害防治了13.15万亩次。对偏重发生的病虫―稻飞虱、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穗瘟病、鼠害等开展应急统防统治,及时控制病虫发生。

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相融合,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2016年在原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又进行了新技术的引入试验、示范,全市共完成绿色防控示范21.79万亩,包括①玉米害虫生物防治示范,模式:“释放天敌松毛虫赤眼蜂+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性诱剂+环境友好型杀虫剂” ;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模式:“抗病品种+生态种植+稻鱼共养+杀虫灯+性诱剂+环境友好型农药”;③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模式:“梨小食心虫迷向剂+杀虫灯+果园生草”;④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模式:“性诱剂+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支持引导乡镇、村等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具备一定运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农业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领域,建立植保体系应急防治队伍,提高我市重大病虫应急处置和联防联控能力。2016年针对重大病虫害,以承包、委托等方式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共完成统防统治75.05万亩次,重点进行了无人植保机防治病虫害技术试验示范探索,应用作物有水稻、玉米、食用玫瑰、油菜,为我市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