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2017年大春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17-05-05 12:31
作者:

配合马铃薯高产创建,做好以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软腐病,南美斑潜蝇,地下害虫为重点的马铃薯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

一、防控策策和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马铃薯生态系统为中心,以长效治理和应急防治相结合,做好马铃薯重大病虫害的综合控制。采取以推广抗病品种为基础,以种薯处理和化学药剂应急防控为重点,以健身栽培为补充的全程综合防控技术,探索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病虫防控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占防控总面积的3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0%以上,努力将马铃薯晚疫病为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二、绿色防控技术

(一)病害绿色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

2、目前生产用抗病品种有合作88,会―2号,中甸红,昆薯一号,云薯一号,滇薯6号,采用高墒栽培 ,合理密植,密度在2000―3000株/亩。

3、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同种类是引发和加重病虫草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产中按不同的作物种类品种有计划的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即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又可减少病源,虫源的积累,减轻危害。

4、清洁田园,及时较拔除病残株集中烧毁处理。

5、种薯处理

播种可用64%杀毒矾湿性粉剂500倍液,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20%病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

6、深耕晒垡

深耕可将土表的马铃薯残体落叶翻至土壤深层腐烂,并将地下害虫、病原菌翻至地表,从而降低病虫基数,使土壤蔬松,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发育,提高抗逆性。

7、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是化学手段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方法,化学防治关键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正确的使用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病害的药剂主要有。

(1)用58%甲霜灵锰锌,72.2%普力克(霜威)800倍液,66.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银法利)50克/亩加70%丙森锌(安泰生)50克/亩防治晚疫病。

(2)用72%农用连霉素;25%络氨铜剂,77%可杀得500倍液防治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及马铃薯软腐病。

(3)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防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

(4)20%病毒A和15%植病灵防马铃薯病毒病。

8、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物抗性

采用增加磷、钾肥比例减少氮肥用量,充分利用增钾补磷减氮的测土配方施肥原理提高作物抗性。

(二)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残株病叶,深翻晒垡,减少虫源、菌源。

2、生物防治

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田间放置性诱剂可诱杀部分成虫,减少成虫量。在害虫多发季节,每667平方米放诱捕器2―3个(盆内放水和少量洗衣衣粉或杀虫剂,水面上方1―2厘米处悬挂昆虫性诱剂诱芯),可诱杀大量前来寻偶交配的昆虫。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3、理化诱控技术

(1)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用白炽灯、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虫口基数。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对天敌的杀伤,不会引起人畜中毒。而且省工、省力、方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2)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规律,用色板诱杀害虫。于苗期在田间悬挂黄色捕虫板可粘斑潜蝇等。

4、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5、化学防治是化学手段控制有害生物数量的方法。化学防治关键在于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正确的使用方法会起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虫害的药剂主要有:

(1)有机磷类杀虫剂

杀虫剂作用机制是破坏昆虫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或中毒导致死亡。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兼有触杀、熏蒸等多种杀虫作用方式。

辛硫磷:以触杀和胃毒为主,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低毒。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可防治块茎蛾、地老虎、蓟马。5―7天喷雾1次,连防1―2次,安全采收期7―10天。

毒死蜱(乐斯本):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中等毒。可选用15%毒死蜱颗粒剂500―750克/亩拌毒土防治地老虎。7―10天撒施1次,连防1―2次。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其作用方式主要是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的特点。

三氟氰菊酯(功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具有高效、杀虫谱广,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暴烈有一定防效,中等毒。可选用2.5%功夫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金龟子等害虫。7―10天喷雾1次,连防1―2次,安全采收收期7―10天。

氟氯氰菊酯(百树得):以触杀、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及熏蒸作用,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良好效果,低毒。可选用5.7%百树得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等害虫。7―10天喷雾1次,连防1―2次,安全采收期7天。

甲氰菊酯(灭扫利):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驱避作用,无内吸、熏作用。杀虫谱广,对多种叶螨有良好效果,可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中等毒。选用20%灭扫利2000倍液可防治温室南美斑潜蝇。7―10天喷雾1次,连防1―2次,安全采收期7―14天。

(3)生物及仿生物杀虫剂

具有安全、选择性较强的特点。

阿维菌素类(害极灭、虫螨光、阿巴丁、爱福丁等):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广谱性高效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并有内渗作用,能杀死潜叶害虫,但无杀卵作用,高毒。可选用阿维菌素类药剂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等害虫。7―10天喷雾1次,连防1―2次,安全采收期7―21天。

(4)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主要作用机制是作用于神经节胆碱能突触,阻遏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导,导致昆虫死亡。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巴丹:具有胃毒、触杀、内吸和杀卵作用,中等毒。对鳞翅目、双翅目害虫有较好防效。选用98%巴丹1000倍液可防治蓟马。5―7天喷雾1次,连防1―2次。

(5)植物源杀虫剂

是天然的混配复剂,对害虫的拒食、忌避、抵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安全,在自然环境下易分解,残留量低。

印楝素(爱禾):具有触杀、内吸作用,低毒。对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有较好防效。选用0.3%爱禾500―600倍液可防治可防治棉铃虫。5―7天喷雾1次,连防1―2次。

(三) 杂草的防治技术

1、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虽然具有方法简便、易掌握、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特别是马铃薯结合起垄培土栽培一举两得。

2、化学药剂防除

化学农药防除农田杂草,是农业上的一项现代先进技术。化学除草有以下特点:灭草及时、见效快、效果好。掌握了除草剂正常使用技术,一般可以避免对作物的药害。

(1)芽前除草技术

播种后出苗前、杂草出苗前,可选用其中一种:50%大惠利可湿性粉剂75―100克/亩,20%敌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亩,50%乙草胺乳油60―100毫升/亩,60%丁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亩,72%二甲戊乐灵乳油150毫升/亩,马铃薯播种盖土后,将选用的除草剂按每亩用药量兑水50―60千克,直接均匀喷于土壤表面。

(2)芽后除草技术

马铃薯出苗后,杂草苗后,可选用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