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信息,2018年雨季降雨量正常,各县区略有差异。6月下旬以后,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7月全市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少40%。7月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平均气温为20.3℃,各县(市、区)月平均气温为17~24.8℃,与历史同期相比属略高。预计八月份昆明我市降雨量与历史同期相比属略多,单点性暴雨、大暴雨等强降水天气时有发生。连续阴雨天气易使多数病害易流行,预计水稻穗瘟、玉米叶部病害中偏重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寻甸、东川重发生。加强对大春粮食作物中后期病虫鼠害的监测、预警,及时指导防治,确保今年大春丰产丰收。
一、马铃薯晚疫病
今年我市由于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截止8月6日,全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28.5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250.3%,防治面积31万亩次。
二、水稻稻瘟病
受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田间出现稻瘟病急性病斑,部分田块偏重发生,平均病叶率3.6%,最高病叶率34.5%。截止8月6日,水稻叶瘟病病发生面积3.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5%。
当前水稻普遍处于抽穗期,正是防治穗瘟的主要时期,请各县区及时进行预防,有条件地方组织统防。防治药剂可选用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250倍、或50%异稻瘟净乳油120-160毫升/亩、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75-100毫升/亩、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等药剂控制穗瘟。
三、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截止8月6日,三化螟发生面积2.4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7%,平均危害株率0.28%,略低于去年同期。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1.3万亩,比去年同期+23%。预计8月中下旬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寻甸、石林三化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杀虫灯、黑光灯诱杀螟虫效果明显,二化螟、三化螟性诱剂诱杀效果好。加强对当前处于抽穗期田块的防治,可用25%杀虫双水剂100-200ml/亩、Bt乳剂2000倍液等喷雾。
四、水稻稻飞虱
根据田间监测, 7月稻飞虱虫量加权平均虫量达189头/百丛,最高虫口密度达1100头/百丛,低于去年同期。主要发生区域东川区。
截止8月6日,全市稻飞虱发生面积3.98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7%,目前已防治面积8.9万亩次。
五、玉米蚜虫
今年玉米蚜虫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9.8%,防治8.8万亩次。可挑治中心蚜株,普遍发生时全田喷雾,乐果、吡虫啉有效。
六、玉米病害
玉米锈病发生2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9%,特点是发生早,全市普遍发生,整体趋势重于去年同期;大小斑病发生8.1万亩,比去年同期+5.4%,玉米灰斑病发生2.6万亩,中等偏轻发生。玉米品种较多、较杂,更新快,鲜食玉米品种主要跟随大众市场,对抗病品种选择的目的性不强,这些因子往往是造成玉米病害发生早、危害面积大的主要原因。
当前玉米病害防治以防灰斑病为主,多雨雾地区、较感灰斑病的会单4号等品种可选用多菌灵+丙环唑进行防治,同时可兼防大小斑病、锈病。
七、水稻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轻发生,截止8月6日,发生面积0.06万亩,低洼、淹水稻田易发生此病。被淹稻田要及时排水,晴天及时组织防治。药剂选用20%的叶枯唑(敌枯宁)可湿性粉剂125克/亩,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粉剂40-60克/亩,20%噻森酮悬浮剂105-127.5毫升/亩,20%噻菌酮(龙克菌)悬浮剂100-130毫升/亩,兑水45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八、密切关注农田鼠害
2018年8月安宁、东川鼠情监测点田间鼠密度分别为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