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关于印发《昆明市 2020年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3-18 15:21
作者: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五华、盘龙、西山、官渡、东川、呈贡、晋宁区,富民、宜良、石林、禄劝、寻甸、嵩明县,安宁市,等县(市)区植保植检站、农推中心植保组,阳宗海管委会农业科:

2020年是“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收官之年。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及云植〔2020〕3号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通知》精神,圆满完成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目标任务,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现制订并印发《2020年昆明市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请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订县(市)区实施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

附件:2020年昆明市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2020年3月10日

附件:

2020年昆明市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为了推进昆明市农药减量增效,全面完成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任务,不断提高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辖区内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明显提高,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二、总体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农药减量的渠道,以加强监测预警促精准施药,依靠科技进步促绿色防控,推广新型机械促装备提升,依托社会力量促统防统治,办好示范样板促整体推进,集成技术模式促体系构建。逐步改变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发挥昆明市植保体系优势,健全病虫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实现测报智能化

1、提升和完善昆明市病虫测报体系,引进先进、实用的自动化测报手段,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与田间实时调查相结合,形成科学的病虫监测网络体系。要求马铃薯主产县区至少建立1个“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玉米主要种植县在每个主产乡镇必须建立1个“草地贪夜蛾性诱剂(或智能化)监测点;要求所有县(市)区必须建立主要作物病虫害常规监测点。各县(市)区植保部门保证监测点正常运转,收集数据并及时上报。

2、针对昆明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实行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周报、旬报或月报制度,坚持市、县级病虫预报会商制度,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及时发布病虫害短期、中期、长期趋势预报和防治建议,指导农民在最佳防治时期开展防治,减少盲目用药,提高防治效率。病虫趋势预报实行属地负责制,昆明市植保植检站负责发布全市农作物病虫害趋势预报,县(市)区负责发布辖区内病虫害趋势预报。

(二)提升科学用药水平,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1、开展农药使用和销售动态调查监测,纠正不科学的用药习惯,促进使用减量。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农户用药调查监测点(不少于30户)和重点农药经销商销售情况调查点(5个)开展调查,实时了解辖区内农户及种植专业组织的农药药械使用动态和重点经销商采购和销售情况,针对用药量大、容易超量使用的农药,及时提出整治建议。

2、依靠科技进步,开展新农药、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安全药械,引导替代减量。针对主要作物和重点防治对象,筛选和推广一批针对性强、科技含量高、防治效果好的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引进试验示范生物天敌、新型生物农药,替代传统的低效率农药;引进试验示范植物免疫诱抗剂、农药减量降残助剂等病虫害防治周边产品,开展重点作物全程控制试验示范,选择最经济有效的用药频率进行推广。

3、加大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高效植保机械的推广力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种植合作社地和骨干农户的扶持和引导,进行更换标准喷头、新型高效施药植保器械等技术措施示范,鼓励增加先进、高效、实用植保机械数量,扩大作业面积,逐步淘汰雾化效果差、防治效果弱、作业效率低、农药利用率低的药械。扩大植保无人机的示范推广。

4、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宣传活动提升科学用药水平。利用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继续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强化对基层技术人员、种植户、农药经销商、规模化种植企业、专业化防治组织培训,宣传培训安全用药、对症选药、适期防治、合理混配等科学用药知识,发放科学用药挂图、技术指南等,普及科学安全用药知识,将农药使用者、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成科学用药和减量增效的主力军。

(三)推广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促进防控社会化,推进全面减量

1、结合相关农业项目,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辐射带动减量增效。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相关农业项目,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推广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为核心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强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示范区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推进示范区带动减量增效。

2、结合市场需求和种植业产业发展方向,抓好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产业化推广。通过对现有绿色防控基地和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扶持,在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高产创建示范区、一县一业示范县等项目中,进行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产业化推广,引导投入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品牌带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推进重点区域减量增效。

3、鼓励和引导种植企业、农药械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开展农企对接和技物结合,提高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社会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减量增效。

4、在重点乡镇、重大病虫鼠害应急控制时,采取统一组织发动、统一防控技术、统一防控时间、统一科学选购药品药械、统一装备专业防治队伍的“五统一”专业化统防统治策略。针对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重大病虫的应急防控,适度开展无人机作业,提高统防统治效率,推进大面积减量增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药减量增效工作,要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并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主要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认真落实责任,坚决、持续的实施减量措施,确保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二)加大资金支持。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农药减量控害、农药管理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要统筹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各级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等相关项目资金,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金,按照资金使用范围,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把农药减量增效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四)加大宣传推动。要制作适宜当地的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