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关于印发2020年重大植物疫情防控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5-26 16:06
作者: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印发2020年柑桔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方案的通知》(农植函〔2020〕17号)的要求,切实做好全市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我站参照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制定的柑桔黄龙病、稻水象甲、红火蚁、蜜柑大实蝇等4种重大植物疫情防控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附件:1.柑桔黄龙病防控方案

2.稻水象甲防控方案

      3.红火蚁防控方案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2020年5月18日

 


附件1

柑桔黄龙病防控方案

一、防控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防控机制,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标本兼治”防控策略,推进监测预警、检疫监管、综合治理等措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二、区域划分

根据我市柑桔黄龙病目前的发生情况分三个区域。

(一)阻截带。禄劝、东川适宜种植柑桔的乡镇(街道)

(二)可能发生区。包括富民、石林等柑桔种植区。

(三)未发生区。柑桔零种植,且尚未发生柑桔黄龙病的县(市、区)。

三、防控目标

通过阻截带建设,有效遏制柑桔黄龙病疫情扩散蔓延;在可能发生区和未发生区通过监测、检疫监管,严防传入。

四、防控措施

(一)阻截带。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在柑桔种植区,布设监测网点,准确监测病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强化检疫监管,确保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入园,净化柑桔苗木市场;三是彻底清除病株,调减种植面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阻断疫情扩散;四是推广健康种苗,在果园内推行网格化种植模式,减少大规模连片种植,重点保护未发生区安全;五是持续实施综合治理,压低木虱种群基数,减少发病面积。

(二)可能发生区。一是加密布设监测网点,及时准确监测病害及木虱发生动态,及早发布预警信息;二是严格检疫监管,确保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入园,减少黄龙病传播源;三是推进综合防控,加快健康种苗推广,努力实现优势产区健康种苗全覆盖。大范围推行冬季清园、夏季控梢和春秋两季木虱统防统治,切实降低木虱基数。四是推进老果园改造,推广隔离网室集中繁育大苗补种。五是引导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整园、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等全程技术服务。

(三)未发生区。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发现疫情,彻底铲除病株;二是建设区域性果树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健康种苗供给能力;三是严格检疫监管,确保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出圃、不得入园。


附件2

稻水象甲防控方案

一、防控策略

强化监测预警、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统防统治、加强检疫监管,持续压低疫情发生区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降低稻水象甲随调运传播风险,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护水稻生产安全。

二、防控目标

在水稻种植区加强监测,严格检疫监管,及时发现并扑灭新出现疫情,开展综合治理,将稻水象甲平均危害损失率降低到3%以下,逐步缩小发生范围。

三、防控措施

(一)加强调查监测。对水稻种植区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生区应适当增加监测点数量,监测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发生田,重点监测发生危害动态。未发生区监测点选择在毗邻发生区边缘的稻区,江河、铁路和公路枢纽沿线稻田等传入风险较高区域,重点监测疫情是否传入。

(二)强化检疫监管。重点加强对水稻制种基地、科研育种基地、稻草包装、铺垫物的检疫管理。完善植物、植物产品调运信息通报机制。发现疫情及时应急防控,彻底扑灭零星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推进综合防控。根据疫情发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广疫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一是化学防控。针对不同的防治时期和虫态,选择“拌、喷、浸、撒”或“秧苗带药移栽”等施药技术,即在播种前进行拌种,成虫羽化高峰期(水稻移栽前后)喷药防控,移栽时用药液浸泡秧苗30分钟后再移栽,移栽后用颗粒剂拌土撒施或在秧苗移栽前7~10天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带药移栽。二生物防治。在发生程度较轻的地区,采用牧鸭防虫、白僵菌及绿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三农业防治。加强水肥管理,推行浅水栽培,通过晒田使稻田泥浆硬化,抑制幼虫危害;对发生区大田,收割后进行秋翻晒垄灭茬,铲除稻田周边杂草,破坏越冬场所。

附件3

红火蚁防控方案

一、防控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防控机制,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治理、标本兼治”防控策略,根据实际、分区管理;科学监测、确定重点;点、面结合,毒饵为主;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指导防治。

二、防控目标

有效降低发生区红火蚁种群密度;扑灭新传入、小范围的疫情点;不发生恶性伤害人畜事件,不出现恶性扩散蔓延。

三、防控措施

(一)加强监测。在红火蚁发生区和扩散高风险区科学进行监测布局,以面上踏查和点上诱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二)强化检疫。调运可能携带红火蚁的苗木、草皮、肥料等物品时,严格检疫,发现疫情开展无害化处置,防止疫情扩散。

(三)系统防控。在调查明确红火蚁发生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确定实施防控的具体范围;采用毒饵诱杀和粉剂灭巢相结合的“两步法”进行防治。第一步全面防治:全面和点状撒施毒饵相结合防控蚁巢,在蚁巢明显区域配合施用粉剂灭巢1次;第二步重点防治:在局部发生区域补施毒饵1次。根据连续监测结果进行查漏补缺,巩固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