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昆明气象信息,2020年3、4月平均降水量较去年同期偏多,5月、6月全市较历史同期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显著偏长;7月上、中旬,全市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多数县区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多。预计近期降水充沛,局部单点大雨、暴雨时有发生,农田环境空气湿度和土壤持水量较高,高温高湿、阴雨寡照天气交替,易使多数病害易流行,预计水稻穗瘟、玉米叶部病害呈加重发生趋势,马铃薯晚疫病寻甸偏重发生。加强对大春粮食作物中后期病虫鼠害的监测、预警,及时指导防治,确保今年大春丰产丰收。
一、草地贪夜蛾
7月草地贪夜蛾主要在连作鲜食玉米(苗期)上危害较重,当前大春玉米处于大喇叭口至抽雄期,草地贪夜蛾危害程度较上月有所下降,当前大春籽粒玉米已过了最佳防治时期,目前防控重心转移至连作鲜食玉米和发生较重地块进行挑治,根据田间虫口密度防治穗部。
7月下旬富民点调查,危害田块率100%,危害株率39.2%,平均百株虫量17.6头,最高百株虫量79头。
截止7月30日全市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48.1万亩次,组织统防面积40.6万亩次,农户自防面积68.2万亩次,完成培训256期,培训人数12341人次,发放宣传及防控技术图册13万份。
二、水稻粘虫
截止7月30日,粘虫发生面积1.1万亩,局部田块偏重发生,虫口密度高于去年同期,平均百丛虫量0.1头,最高316头,防治面积2.1万亩次。
三、水稻稻瘟病
7月以来阴雨天气较多,田间出现稻瘟病急性病斑,部分田块偏重发生,平均病叶率3.6%,最高病叶率34.5%。截止7月30日,水稻叶瘟病病发生面积3.4万亩,略低于去年同期。
当前水稻普遍处于抽穗期,正是防治穗瘟的主要时期,请各县区及时进行预防,有条件地方组织统防。防治药剂可选用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250倍、或50%异稻瘟净乳油120-160毫升/亩、或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75-100毫升/亩、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亩等药剂控制穗瘟。
四、水稻螟虫中等发生
截止7月30日,三化螟发生面积1.2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5%,平均危害株率0.1%,低于去年同期。水稻二化螟发生面积0.6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3%。预计8月中下旬水稻螟虫中等发生,寻甸、石林三化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杀虫灯、黑光灯诱杀螟虫效果明显,二化螟、三化螟性诱剂诱杀效果好。加强对当前处于抽穗期田块的防治,可用25%杀虫双水剂100-200ml/亩、Bt乳剂2000倍液等喷雾。
五、水稻稻飞虱
截止7月30日,全市稻飞虱发生面积1.95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48%,目前已防治面积6.7万亩次。
六、玉米蚜虫
今年玉米蚜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块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9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防治15万亩次。可挑治中心蚜株,普遍发生时全田喷雾,乐果、吡虫啉有效。玉米粘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重于去年同期,防治面积25万亩次。玉米螟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85万亩次,防治面积25万亩次.
七、玉米病害
玉米锈病发生10.63万亩,发生始期较去年略早,由于品种抗病性不同,部分抗病性较差地块锈病发生较重,全市普遍发生,整体发生程度与去年同期持平;大小斑病发生3.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35%,玉米灰斑病发生0.5万亩,轻发生。玉米品种较多、较杂,更新快,鲜食玉米品种主要跟随大众市场,对抗病品种选择的目的性不强,这些因子往往是造成玉米病害发生早、危害面积大的主要原因。
当前玉米病害防治以防灰斑病为主,多雨雾地区、较感灰斑病品种可选用多菌灵+丙环唑进行防治,同时可兼防大小斑病、锈病。
八、马铃薯晚疫病
今年我市马铃薯播种期雨水充足,出苗较好,中期收受干旱天气影响,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发病期较往年推迟1个月左右,加之农户自我防控意识加强,总体发病程度轻于去年。截止7月30日,全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12.6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45%,防治面积28.6万亩次。
九、密切关注农田鼠害,2020年7月安宁、东川鼠情监测点田间鼠密度分别为0%、4%。安宁鼠情监测联系2月为0。东川监鼠害监测点今年以来鼠密度首次达到防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