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昆明农业病虫情报2022年第3期:黏虫提早发生,加强监测防控
发布时间:2022-05-23 16:56
作者: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黏虫提早发生,加强监测防控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2022年第3期病虫情报)

   

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为全国重要迁飞性害虫,在我市主要危害水稻、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根据我市监测点监测,今年一代黏虫在我市局部地区为害,请各县(市)区加强监测,达到防治指标田块时组织防治,同时做好二代粘虫的监测工作。

一、 黏虫监测情况

东川区监测点灯下监测: 4月1日至5月19日灯下共诱蛾102头,其中4月诱蛾98头,4月上旬为高峰期,5月1日-19日诱蛾4头。

监测点田间调查:3月31日在我市晋宁发现一代黏虫为害鲜食玉米,平均为害株率0.21%,百株虫量0.21头,幼虫龄期3-5龄。截止2022年5月22日,粘虫累计发生面积29亩,仍仅为害晋宁区鲜食玉米,平均为害株率1.33%,最高为害株率8.34%,平均百株虫量为0.8头,最高百株虫量2.61头,幼虫主要龄期4-6龄,与甜菜夜蛾混合发生。一代黏虫发生重于常年同期。

二、趋势分析

往年一代黏虫对我市农作物基本不造成为害,今年由于我市气候异常,且4月1-3日全市普遍降雨,为粘虫的降落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市部分地区一代黏虫发生并为害鲜食玉米。当前田间一代粘虫普遍处于4-6龄,田间虫口基数大于常年。同时,根据全省监测,我省南部部分州市黏虫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我市一代黏虫发生重于常年,由于田间虫量较大,且5月下旬至6月降雨较多,利于二代粘虫的降落、发生。

三、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防控

1、加大田间幼虫发生调查。当前我市田间分布有鲜食玉米,播种较早的大春玉米已进入6叶期,水稻处于移栽期,各县(市)区植保部门应加强对当前田间黏虫的发生调查,确保虫情监测调查全覆盖,发现粘虫为害即时上报,及时发布发生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防控,对发生田块组织统一防治。

2、加强迁飞成虫发生监测。各县(市)区加强对黏虫成虫的迁飞监测,对灯下诱虫、诱蛾产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会商分析、研判其下一步发生趋势,指导并组织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