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昆明市农业病虫情报2023年第12期:昆明市7月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28 09:22
作者: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今年以来,我市气候异常,截止7月下旬降水较往年偏少明显,且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情况突出,作物受旱灾影农作物生育期普遍偏晚,且田间多生育期并存,当前水稻处于分蘖期-孕穗期,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抽雄期,根据气象预测8月以后降雨量同往年同期,各县(市)区要加强病虫害监测,指导做好中后期病虫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病虫灾害损失。

一、当前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1.稻飞虱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今年我市稻飞虱迁入期为5中旬,同往年,最早发生于晋宁区夕阳乡,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最高虫口密度达5250头/百丛,晋宁、寻甸、宜良、嵩明等县区及时组织了统防统治,截止7月24日,全市累计发生3.98万亩次,较上周增长2.16%,较去年同期偏高36.64%,累计开展防治6.50万亩次,当前田间平均成若虫密度为8头/百丛,最高为130头/百丛。

2.三化螟轻发生。截止7月24日,累计发生0.52万亩次,较上周增加4.2%,较去年同期偏低27.8%,累计开展防治3.19万亩次。

3.稻瘟病中等偏轻发生。始见期为6月13日,在石林,较去年推迟14日,截止7月24日,累计发生1.44万亩次,较上周增加59.13%,累积开展防治1.62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西山、晋宁、安宁、宜良、嵩明、石林,当前田间平均病叶率为2%,最高为31%。

4.草地贪夜蛾偏轻发生。今年我市草地贪夜蛾田间始见期较去年提前,与2020-2021年相近。由于受田间玉米生长影响,4-7月发生均偏轻,截止2023年7月24日,草地贪夜蛾发生34.66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偏低8.6%,累积开展防治39.81万亩次。当前田间平均百株虫量为4.56头,较去年同期偏高71.6%,最高为30头,平均被害株率为5.27%,较去年同期偏高13.7%,最高为77%。根据成虫性诱监测:富民监测点7月中旬平均诱虫量为11.5头/桶,较上旬偏高64.3%;晋宁监测点7月中旬平均诱虫量为4.5头/桶,较上旬偏高12.5%。

5.玉米蚜虫中等偏重发生。当前全市玉米种植区域均有发生,田间平均百株虫量为78头,最高为2367头,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同期。受气候影响,当前玉米生育期较去年推迟,在同一生育期下,当前平均百株虫量为去年的7.1倍。截止7月24日,累计发生13.21万亩次,较上周增加50.5%,较去年同期偏高31.2%,累计开展防治16.74万亩次。

6.粘虫轻发生。截止7月24日累计发生3.07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偏低20.1%,田间平均百株虫量为0.27头,最高为9.4头。累计开展防治4.41万亩次。

7.玉米大斑病、锈病轻发生。截止7月24日,玉米大斑病累计发生0.1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偏低23.1%;玉米锈病累计发生3.7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偏低约8成,累计开展防治0.08万亩次。

8.马铃薯晚疫病轻发生。晚疫病发生期较往年推迟近1个月,截止7月24日,全市监测预警系统16个站点进入晚疫病侵染阶段,其中9个站点进入第6代以上侵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累计发生1.68万亩次,较上周增加67.1%,是去年同期的1/8,累计开展防治2.51万亩次。

二、大春生产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今年受干旱影响,粮食作物长势较往年略差,生育期稍偏迟,8月降雨量增加,预计穗瘟、马铃薯晚疫病、玉米锈病会加重,草地贪夜蛾虫量呈上升趋势。

1.水稻。以预防穗瘟、稻曲病为主。穗瘟常发田块,于孕穗至齐穗期选用三环唑、异稻瘟净防治1-2次,注意选用上述药剂的单剂,保证控病效果。稻曲病常发地区,可用井岗霉素在孕穗孕穗末期(破口时)施药。

2.玉米。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药剂及时防治玉米蚜虫,有条件的地块,推荐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根据监测情况,对草地贪夜蛾发生重的田块及时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进行防治,可喷雾或拌药土撒心,穗期防治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

3.马铃薯。对于生育期偏晚地块,建议于8月上旬雨后及时选用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等高效杀菌剂防控1-2次,也可选用丁子香酚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控,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按照《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施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技术规程》(DB5301/T85-2003),开展统防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