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位简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党建工作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药药械政策法规植保知识与技术县区动态
昆明市东川区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项目增收显著
发布时间:2024-09-02 14:16
作者: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马铃薯晚疫病是影响昆明市马铃薯种植业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在气候条件适宜时爆发,严重威胁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发病严重时,马铃薯晚疫病可导致马铃薯减产50%以上,甚至导致绝收。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昆明市2017年以来通过连续试验、示范,形成了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2024年在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的支持下,继续在东川区和寻甸县实施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项目,依靠科技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昆明市马铃薯单产、增加总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项目实施过程中,昆明市植保植检站联合县(市)区植保部门建设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结合人工田间调查,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病害的发生;精确病害预测与防治,依托气象数据和病害模型,科学预测晚疫病的侵染时间和侵染程度,确定最佳防治时机,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推广新型植保技术,组织专业化植保团队,利用植保无人机和精准施药技术,在病害防治适期内开展超低容量喷洒,精准高效地控制晚疫病的蔓延;技术培训与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向农户推广晚疫病防控技术,确保技术措施落地生根。

4202bc4a23d2fdcc9c7130cb5c0b755

2024年8月30日,昆明市植保植检站邀请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王德海站长、云南省农科院赵志坚研究员等专家前往东川区李子沟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示范区,开展实地产量测定工作。该示范区马铃薯种植品种为开花薯1号,经专家组多点测产认定,项目示范区开花薯1号平均亩产1727.79公斤,产量较去年增加,较群众自防区平均亩产增636.66公斤,增58.35%,其中商品薯增产86.98%,增产效果明显。

开花薯1号,别名开花洋芋、老家洋芋,是东川区优质特色地方品种,由于其蒸煮口感好,香味浓,质地酥松,备受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显著,其市场价从10年前的每公斤0.8元提高到目前的6元,精品开花薯则卖到15元。但该品种高感晚疫病,农户种植通常于8月上旬因感晚疫病植株枯萎死亡,产量普遍600-800公斤,通过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的应用,较好地控制晚疫病的发生为害,有效延长了马铃薯的生长期,大幅提升了开花薯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农户普遍反映,实施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后,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按每公斤6元计,每亩可增加经济收入3800元,效益显著

昆明市将继续优化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措施,推动全市马铃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通过总结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